點亮建筑新夢想
LIGHT BUILDING NEW DREAM
企業BIM定制培訓服務經典案例
勞務實名制信息化管理,北京新機場已經做到了 二維碼
摘自/《中國建筑施工行業信息化發展報告(2017):智慧工地應用與發展》
為更好的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以及《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進一步提升建筑業信息化水平,推進執行建設部關于《2016-2020年建筑業信息化發展綱要》,北京新機場在該項目中積極引入勞務實名制信息化管理,利用創新科技以及建筑信息化手段保障新機場工程的順利、有序進行,優質高效的實現精益建造目標。 勞務實名制信息化管理是建筑施工企業規范勞動用工合同管理的重要方式,它能夠及時準確反映勞動用工情況。全國建筑勞務實名制管理平臺是以實名制一卡通為核心,由“云”、“網”、“端”三部分構成,打造建筑勞務實名制管理平臺。涵蓋承包企業、作業企業、監管機構、建筑工人四個層面,以實現工人職業化、作業現代化、管理標準化、監管數字化、服務社會化為目標,構建和諧生態圈,創新發展建筑勞務產業。
工程概況 北京新機場定位為“大型國際樞紐機場”,與首都機場相對獨立運行,配合各自的基地航空公司構筑中樞航線網絡,形成北京地區“雙樞紐”。本期工程按2025年旅客吞吐量72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200萬噸、飛機起降量62萬架次的目標設計,主要建設“三縱一橫”4條跑道,70萬㎡的航站樓。本期工程站坪機位數為150個,遠期工程到2040年,預計旅客吞吐量達到1億人次、貨郵吞吐量達到400萬噸,占地達到8.2萬畝。民用機場主要包括4F級的飛行區(三縱一橫4條跑道),70萬平方米的航站樓、貨運站,以及供水、供電、辦公、倉庫、污水處理等各項配套工程。
應用內容 北京新機場航站樓項目,施工現場用工量巨大,施工作業面多,施工人員管理難度大。各個作業區域人員進出控制,作業人員實名制管理,安全教育管理,考勤管理,工人一卡通消費服務,后勤住宿服務等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資源進行管理,沒有信息化系統的支持,很難做到實時動態管理,面對實時處理大規模人員流動變化,安全教育統計等問題。 北京新機場航站樓項目采用了廣聯達現場勞務管理系統。為實現建設工地管理信息化、自動化,讓生產達到安全、高效的目的,采用集計算機信息安全技術、通道閘門自動化控制技術、網絡通訊技術、數字信號模擬技術、射頻識別技術、人臉拍照采集、視頻傳輸技術于一體的綜合技術。通過前端設備接入通道閘,射頻感應讀頭,聯動設備(包括攝像機、顯示屏等)等進行數據采集,后端通過統一數據庫進行數據云存儲管理。 北京新機場航站樓項目現場勞務管理系統勞務人數情況圖
北京新機場航站樓項目設置了一系列管理規則,如不良記錄規格,工人超齡限制,以及過程中的風險預警,如圖所示,一旦項目上觸發風險預警系統將及時發送預警信息,且系統會自動攔截,項目上勞務用工的風險將得到大大地降低。 北京新機場航站樓項目現場勞務管理系統規則設置圖
現場勞務管理系統可根據進出場頻次、作業時間、工種等維度實時查詢考勤記錄。通過實時監管動態考勤記錄將為勞務工人惡意討薪提供查詢依據,這將大大降低企業及項目勞務用工風險;此外,通過查詢各勞務隊伍及班組實際出勤人數可為生產計劃安排、工種配比、勞動效率分析、工人成本分析提供依據。
應用效果 現場勞務管理系統,通過信息化手段將工人進場登記、過程獎懲、退場、區域劃分等進行全過程管理,逐步實現企業項目上勞務人員信息的共享和互通。系統對于新機場航站樓項目的應用價值主要體現在:一、結合物聯網技術,通過智能化的管理模式對進出施工現場、起居生活等進行全方面的管控,項目管理人員的工作效率得到顯著的提高。 二、采用移動云技術,實現勞務數據動態實時反饋,同時滿足公司及項目管理人員實時監控生產現場,降低項目勞務用工風險。 目前,北京新機場在全體建設者們的努力下,一批重要工程主體已經完工。使用信息化手段驅動建筑領域勞務實名制管理,北京新機場切實做了項目用工時期人員流動有序、高效配置。通過現場勞務管理系統,隨時隨地掌控現場的工種配置及人員作業情況,提高了項目現場勞務用工管理能力,提升了對勞務用工的監管效率,保障勞務工人與企業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