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賬號登錄: 注冊 登錄
柏慕聯創BIM技術服務

點亮建筑新夢想

LIGHT BUILDING NEW DREAM

企業BIM定制培訓服務經典案例
柏慕聯創為中國電建集團成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全國BIM技能等級考試考前專場培訓(一)
柏慕聯創為中國電建集團成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全國BIM技能等級考試考前專場培訓(二)
柏慕聯創為中國電建集團成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全國BIM技能等級考試考前專場培訓(三)
柏慕聯創為中國電建集團成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全國BIM技能等級考試考前專場培訓(四)
柏慕聯創為中國電建集團成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全國BIM技能等級考試考前專場培訓(五)
柏慕聯創為成都建工一建提供第四期BIM項目深入實踐應用培訓班(一)
柏慕聯創為成都建工一建提供第四期BIM項目深入實踐應用培訓班(二)
柏慕聯創為成都建工一建提供第四期BIM項目深入實踐應用培訓班(三)
柏慕聯創為中冶建工集團提供基于Dynamo的市政路橋隧解決方案專項定制培訓(一)
柏慕聯創為中冶建工集團提供基于Dynamo的市政路橋隧解決方案專項定制培訓(二)
柏慕聯創為中冶建工集團提供基于Dynamo的市政路橋隧解決方案專項定制培訓(三)
柏慕聯創為海南生態軟件園集團有限公司提供企業BIM基礎定制培訓(一)
柏慕聯創為海南生態軟件園集團有限公司提供企業BIM基礎定制培訓(二)
柏慕聯創為海南生態軟件園集團有限公司提供企業BIM基礎定制培訓(三)
柏慕聯創為海南生態軟件園集團有限公司提供企業BIM基礎定制培訓(四)
柏慕聯創為海南生態軟件園集團有限公司提供企業BIM基礎定制培訓(五)
柏慕聯創為中南建筑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提供2021年新員工入職BIM定制培訓(線上/線下)(一)
柏慕聯創為中南建筑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提供2021年新員工入職BIM定制培訓(線上/線下)(二)
柏慕聯創為中南建筑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提供2021年新員工入職BIM定制培訓(線上/線下)(三)
柏慕聯創為中南建筑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提供2021年新員工入職BIM定制培訓(線上/線下)(四)

BIMBOX | 承影劍ArchiCAD

 二維碼
作者:BIMBOX來源:BIMBOX網址:https://bimbox.top/490.html

這里是BIM軟件江湖的第四期。

在上一期Bentley系列節目的留言中,有朋友認為我們的評價不太公平,感覺聽下來全是Bentley的優點,和Revit的缺點。

平心而論,我們是盡最大努力從中立的角度來看待不同的軟件,但在給你講述一款新的軟件時,也難免會更多關注它的優點。

和其他軟件相比,目前Revit在國內的普及度絕對是壓倒性的,甚至有很多人認為,學BIM,就是學Revit。

這就好像,當大家都認為蘋果是最好吃的水果,甚至是唯一的水果,那我們告訴你還有香蕉這么一種水果的時候,肯定是得多跟你說說它的好處嘛。我們總不能跟你說,哎,還有種水果叫香蕉,不過很難吃,你就不用嘗試了。對吧?

更何況,了解不同軟件商對于BIM之路的嘗試,也能夠開闊你的思路。

無論人們怎么強調BIM不是軟件,BIM不是建模,但不能脫離軟件談BIM,這一點是確定無疑的。你了解的軟件能實現的最大功能,就是你對BIM認知的天花板,這個天花板之上的東西對你來說,都是紙上談兵。

好啦,閑話就聊這么多,咱們請出今天的主人公,GraphiSoft,圖軟公司,以及它的ArchiCAD。

說起ArchiCAD,很可能比很多的觀眾年紀還要大,1984年,也就是第一臺MAC電腦問世的第二年,ArchiCAD 1.0就在MAC系統上發布了。

直到今天,它也是主流BIM建模軟件中唯一支持MAC系統的。

你能看到無論是MAC版還是Windows版,軟件的界面和模型都透著一股對極簡美學的追求,這背后有一個你熟悉的身影——圖軟公司的創始人說,ArchiCAD軟件的開發得到了蘋果公司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很大的幫助,為了紀念他,圖軟公司總部今天還有他的全身銅像。

咱們講Bentley那一期的時候,講到了軟件的基因問題,所有偉大的公司都會堅持自己的初心,而根植在軟件中的基因則決定了它們發展的邏輯。

ArchiCAD也是這樣,它是由一群建筑師設計開發的,他們最了解建筑設計工作中的痛苦,軟件的初衷就是解決這些痛苦。直到今天的最新版本,「為建筑師量身定做」還是ArchiCAD的重要口號。

如果說,Revit軟件的發展關鍵詞是「整合」,那從ArchiCAD軟件的發展歷史,我們能看到的關鍵詞就是「專注」。

從創立至今的30多年里,ArchiCAD更新了21個版本,除了一些重大更新,比如4.0版本的渲染功能,5.0版本增加的景觀和地形功能,7.0加入的圖紙發布器,13.0版本加入的基于網絡的協作平臺BIM Server等等,其他幾百項更新,全部都是細節上的改進。

這些改進看起來細如牛毛,卻始終圍繞著一個核心:讓建筑設計更快、更舒服。

而軟件的四個核心功能模塊,卻從它誕生那天起到現在,都沒有變過。這四個板塊是:

  • 項目樹狀圖

  • 視圖映射

  • 圖冊

  • 發布器

它們對應的是一個建筑設計師清晰的工作流程:

  • 建立三維模型

  • 把模型的各個角度轉換成圖紙

  • 把圖紙排版整理

  • 批量發布圖紙

可能你會說,這不是BIM啊,BIM不是要「全專業覆蓋」嗎?不是要「全生命周期管理」么?

這就是咱們一開始聊的,這些理念,是Autodesk公司告訴你的,而圖軟公司選擇了另外一條BIM之路。

那它的理念是什么呢?咱們講完軟件,你就明白了。

今天用來做對比的軟件還是Revit,原因咱們開篇的時候講了。

需要注意的是,Revit與ArchiCAD之間,并不像它與Bentley系列軟件有那么明顯的區別,兩者的對比也都在細節里。關于Revit和ArchiCAD誰更好的爭論,也是國外論壇上最為激烈的。

咱們今天的視角不是比出「誰更好」,而是通過對比,分析不同軟件商的思路,給你關于BIM不同的思考。

下面,咱們就從軟件功能的對比講起。

號稱最快的BIM軟件

Revit對電腦配置要求高、運行大項目卡,這個問題咱們提過很多次了。ArchiCAD則是一直針對多核處理器和64位系統做性能優化,兩者處理大模型的效率有很明顯的差距。

北歐的BIM研究組織BIMEquity,用Revit2014版本和ArchiCAD 17版本做了一個速度對比。他們在同樣配置的電腦上,打開同樣內容的項目,一個超高層的建筑模型,然后在建筑中間拉一個剖面,看兩款軟件多久能把剖面繪制完成。

ArchiCAD是快速的逐層繪制,Revit則是需要你等待它繪制完成。測試的結果是,ArchiCAD比Revit快了45%。這個差別還是很大的。

圖軟的官網上,用醒目的大字寫著:最快的BIM軟件。我們沒辦法拿出所有的軟件來做速度對比,但相信火藥味這么濃的口號他敢寫上去,還是得有一定的自信才行。

到了ArchiCAD19版本,圖軟公司又放出一個大招,Background Updating,預測式后臺處理,就是用你多核CPU比較閑置的那幾個,在后臺計算其他視圖中的元素,這樣既不影響當前視圖中的操作,又能保證切換時的流暢。

所謂預測式,說穿了也沒那么神,就是在后臺優先計算你最近一次激活的窗口。

比如你在三維圖畫了一堵墻,切換到立面圖修改墻的位置,那軟件會在后臺先計算三維視圖下墻的位置,再去計算其他的視圖。

這樣當你切換過去的時候,視圖已經準備好了,你的感受就是完全沒有卡頓。

Revit之所以在運行大項目的時候卡,就是因為它所有的視圖都是實時運算的。每次操作復雜模型時那0.5秒的卡頓,積累一天下來,就是一種莫名其妙的郁悶。

而ArchiCAD在很多細節上用了討巧的方式,除了非激活窗口的后臺計算,還有當你框選物體的時候,也是框選好了再計算,而不像Revit那樣隨著你的選擇框越來越大,卡頓就越來越嚴重。

但是反過來說,如果你電腦配置足夠好,可以在Revit里隨便多個視圖窗口,同時觀看平立剖三視圖的變化,這又比ArchiCAD在多個窗口之間切換來的舒服。

如何看待模型中的元素

Revit模型中所有的元素,都是一個叫「族」的東西,雖然英文名是「family」,但Revit對待他們可從來不像家人那么客氣。

Revit有點像一位盡職盡責又不通人情的保安,不停詢問模型中的每一個元素:你是誰?你從哪里來?你要到哪里去?

這些問題對應的就是族類型、族類別,以及一系列的族參數。

比如你要畫一堵異形的墻,上邊開幾個窗戶,你首先要定義,這個墻是什么墻?厚度是多少?是直墻還是斜墻?窗戶是什么窗?多大尺寸?是開著還是關著?

你必須把這些事情交代清楚,才能開始建這個模型。而且一旦交代好了,再想改的話,你得回到族類型和族參數去考慮這個問題,而不是直觀的修改。

ArchiCAD則要寬容的多,你想要放置一堵墻,就先告訴它這是一堵墻,具體的參數放進來再商量。你可以隨便拖拽改變它是直的還是弧形的,也可以隨意更改墻的角度。

一扇窗戶你也可以先放進來,再改變它的尺寸,還可以拖拽來改變它的敞開角度。這個過程你不需要考慮什么參數驅動,想到什么就做什么。

很多建筑設計師會覺得Revit更「笨」,ArchiCAD更自由。并不是說Revit不能修改,而是設計師和建筑之間總隔著一層叫參數驅動的東西,你需要花精力去思考軟件的邏輯。

這也說明兩個軟件對于工作流程的態度是不一樣的。

Revit持有的是「工業建模」思維,就像是拿著一堆零件拼一個機器。在拼機器之前,你就需要了解每一個零件的屬性,考慮每一個零件的類型和參數是不是正確。

也難怪很多的BIM翻模人員喜歡用Revit,因為他們在建模之前就已經有別人設計好的圖紙了,所有構件是什么樣的已經很清楚。

而ArchiCAD持有的是「設計」思維,更像是捏橡皮泥。設計師在建立模型的時候,心里并不清楚窗戶放什么樣的合適,墻是什么材質的合適,他們需要在設計的過程中反復嘗試,逐漸找到靈感。這個尋找靈感的過程,是不應該被「參數化構件」思維所打擾的。

建模時細致的關懷

在使用Revit軟件的時候,你會經常有這種想法:這個功能實現是實現了,但要是能再簡單一點就好了。

而在探索ArchiCAD軟件的過程中,你會經常夸贊道:哇,這你都幫我想到了!

這方面的例子很多,咱們來舉幾個。

吸管功能

ArchiCAD的吸管功能,可以把一個構件的屬性「吸」出來,然后用針管功能把屬性「注射」到其他的構件里。這個屬性可以一直儲存,直到你再去吸其他的構件。Revit也有屬性匹配刷,但它是一次性的,不能儲存屬性。

另外,吸管功能也有直接創建同類物體的功能,按住Alt點擊一個物體,馬上就能繪制類似的構件,非常方便。

圖層

當Revit說它和AutoCAD是師出同門的時候,ArchiCAD就笑了。

被Revit拋棄的圖層功能,在ArchiCAD中依然被保留。撇開AutoCAD用戶方便上手這一點,在Revit里,電視機和桌子屬于同樣的類別,沒有圖層功能你就很難把它們分別隱藏。

再比如控制構件的顏色,ArchiCAD改一下圖層設置就能實現的事兒,Revit則是用很多等級森嚴的概念來控制,“對象樣式”、“過濾器”、“系統材質”等等。經常有人為了改一根風管的顏色翻遍各種設置。

不是說Revit不好,復雜的功能玩熟了可以成就一個高手,但也能毀掉一個初學者的耐心。

材料優先級

墻、柱、板等構件一般都會有多層材料,在這些構件交叉的時候,哪一層材料保持連續,哪一層斷開,在繪制詳圖的時候非常重要。

ArchiCAD的建族材料面板中,比Revit多了一個優先級功能。從0到999,數字越高,優先級就越高。你可以手動改變一種材料的優先級數值,也可以直接拖動材質來改變它的優先級位置。

通過這種設置,可以全局控制哪一種材料去避讓其他材料,繪制詳圖的時候就方便多了。

彈出式對話框

當你選擇模型中的物體時,鼠標周圍會根據不同的物體自動彈出一些對話框,里面包含幾個常用的模型改動功能。

比如當你在三維窗口選中墻體的時候,就會彈出改變墻體造型的對話框,選中弧線按鈕,就可以直接在三維圖中拖拽線條把直墻變成弧墻。

而在Revit里,想改變構件的外形,則必須點擊專門的按鈕,進入到編輯輪廓的界面,甚至要回到平面圖去精確定位。像直墻變弧墻這種行為還得刪掉重新來。

魔術棒功能

Revit上很多付費插件都在做線條生實體的功能,原因就是Revit原生功能不允許把二維線條直接轉化為三維物體。

而ArchiCAD就變通的多了,你可以直接在模型里畫一段異形的曲線,然后利用魔術棒直接生成曲線墻體,也可以繼續利用這段曲線來生成樓板和屋頂。這在創建異形建筑的時候會非常的便利。

同樣,在MEP管道功能中,你也可以自己繪制,或者直接導入DWG格式的線條,利用魔術棒一鍵生成管道。這可是國內很多Revit插件拿來收費的重要功能。

這些細節上的功能還有很多,用一句話來概括的話,就是ArchiCAD盡量在細節上讓使用它的人感受到樂趣,而Revit由于要照顧太多不同專業的人,所以在很多細小的地方都給人「可以實現,但總得繞點彎路」的感覺。

BIM到底要不要出圖

前邊咱們說了,ArchiCAD一開始就是為了解決建筑師改圖難、出圖難的問題而被設計出來的。它的四大主要功能,有兩個都是直接和出圖掛鉤的。

那就是圖冊和發布器。

用ArchiCAD出圖是一種享受。在模型建好之后,你可以在圖冊中建立不同的文件夾,在里面放置不同的圖紙,然后把平面圖、立面圖拖拽進圖紙里去。

圖紙中可以插入DWG文件,PDF格式也沒有問題,你甚至可以把PDF炸開,僅保留其中的一部分元素。

文字編輯、自動添加圖紙索引、甚至自動標注的功能,都甩出其他軟件好幾條街。光是自動標注的功能,在Revit上就是售價幾十美金的第三方插件才能實現的。

在發布圖紙時,可以直接拖拽圖冊中的文件夾到發布器,還可以設置不同的文件夾是發布DWG格式還是PDF格式,然后一鍵發布,它們就按照圖冊中的文件夾批量輸出了,你甚至不需要單獨拿出時間來整理圖紙,直接發給客戶就好了。

對比之下,Revit甚至沒有給出圖工作留一個單獨的模塊,而只是把圖紙功能和視圖、族文件、明細表等統統丟到了一個項目瀏覽器中。

由于沒有圖層,所以導出的靈活性大大減小,比如內墻、外墻無法區分,防火門、普通門無法區分。批量發布也遠沒有ArchiCAD方便。

另外,ArchiCAD還可以把模型和圖紙打包發布成一個叫「BimX超級模型」的東西,這可是個大殺器,甚至很多人使用ArchiCAD就是沖著BimX來的。

簡單理解,他就是一個把模型和圖紙揉在一起的混合結果,你可以點擊平面圖生成3D視圖,然后在其中漫游,也可以在3D視圖中直接觀看對應剖切面的圖紙。即可以運行在電腦上,也可以運行在手機上,幫助用戶快速理解你的設計意圖。

這一點上咱們看到,出圖這件事,ArchiCAD還是充分重視,認真的在做;而Revit給人的感覺,出圖只是它上百個功能中很小的一個。

自建模型創建

自建模型這一點ArchiCAD就差一些了。

Revit的族文件,可以理解為一種可視化的編程。制作族文件,是添加點線面,用約束來控制他們之間的關系,加上一些人人能懂的公式來實現參數化驅動。你看到的是表象,編程語言被藏在了后臺。

ArchiCAD中可以用軟件自帶功能建立特殊形體,可要是想制作參數化的構件,可就真的得學編程了。

它的自定義參數化構件不叫族,而叫做對象,使用的是自家開發的參數化編程語言GDL。雖然它足夠簡潔,但對于大多數建筑設計人員來說,比起學編程,還是Revit參數化建族要簡單的多。

多專業協調怎么辦

前面說了這么多,在建筑專業上ArchiCAD的優點,可一旦跳出這個范圍,在Revit面前它的表現就差一些了。

比如,沒有獨立的結構專業模塊,結構專業只能進行粗略的梁柱板造型設計,無法進行細部節點設計,也不能進行結構分析。

機電專業是單獨的插件MEP Modeler,但比起Revit的機電功能也遜色不少,比如缺了電氣專業的線管功能。在數據分析方面也沒有通風量、電力負荷等計算功能。

針對市政和路橋等專業就更費勁了,Bentley有專門的行業軟件,Revit還可以通過建族來湊合解決,ArchiCAD因為自建對象需要編程,對很多人來說難度就太高了。

對這些跨專業的問題,圖軟公司的策略就是,專注自身功能,并通過開放來實現全專業BIM。

「OpenBIM」這個理念就是由圖軟公司最早提出來并發揚光大的,如果你還不了解它,BIMBOX專門有一期視頻講的是這個,你可以翻回去看看。簡單來說,它就是一種通用語言,支持不同軟件之間透明開放的合作。這個合作,是基于信息的雙向傳遞,而不是單向。

實現OpenBIM的工具就是咱們提過很多次的IFC。雖說很多軟件都支持IFC,但力度和ArchiCAD可是比不了的。

你把Revit建立的三維模型導出為IFC格式,然后分別導入到Revit自身和ArchiCAD中,就會發現與Revit相比,ArchiCAD幾乎沒有任何的細節丟失。

只要是原生支持IFC標準,理論上ARCHICAD就可以100%實現全部數據交換。

不僅自身保持開放,圖軟公司也長期致力于和其他公司的軟件達成互操作性,比如在它們的軟件上開發IFC導入導出的插件。

目前OpenBIM已經支持50多款主流的BIM軟件,可以說你在BIM工作流程中的任意一個環節使用的軟件,基本都可以和ArchiCAD達成完善的數據交換。

比如結構專業,建筑師可以在ArchiCAD中建立粗略的結構模型,然后導出IFC到專門的結構設計軟件,比如Tekla。

結構師采用專門的結構設計軟件導入IFC,設計細部連接,進行力學計算,再通過IFC導入到ArchiCAD中。建筑師再以此為基礎繼續做建筑設計。

再比如機電專業,你可以用官方插件MEP modeler來建立機電模型,也可以導入其他軟件設計好的機電模型,像Revit、MagiCAD等軟件建立的機電模型,都可以導入到ArchiCAD中,被識別成原生的機電管道構件,進而做碰撞檢查等分析。

此外,ArchiCAD19版本開始,添加了跟犀牛軟件雙向聯動的功能,來實現復雜曲面造型的工作。

從長期來看,開放之路一定是對的。即便是像Revit這樣多專業高度集成的軟件,也不可能照顧所有的事情,比如,施工合同管理這么一項工作,你就沒法用Revit去實現它。

我們給你講過咱們國家的BIM標準,《建筑工程信息模型應用統一標準》的條文說明里闡述了我國對BIM實施之路的態度:「實踐證明用一款軟件、一個模型來實現全生命周期管理是不可能的。我國主張的方法是把整個BIM拆分成多個子模型、多種專業軟件,通過軟件之間的數據交換,來提高效率」。

圖軟的思想也正是這樣,事實上,目前圖軟在中國也在大力推行OpenBIM,積極推進跟本土BIM軟件達成數據的互換。

咱們回到開篇的那個問題,和Autodeks的理念不同,圖軟公司有著自己的BIM理念,那就是:不同專業的人,用專屬于自己的軟件去解決效率和信息化的問題,然后通過開放的方式共享信息,來實現BIM。

圖軟專注服務的,就是建筑師這個群體。

如果你從事的,或者未來希望從事的是建筑專業,那ArchiCAD是你不應該錯過的軟件,它比Revit更好上手,絕對值得拿出時間來學習一下。如果你從事的是其他專業,就不要勉強使用它了。不過你也可以放心的跟使用ArchiCAD的建筑師進行合作。

另外,OpenBIM也是目前全球領先的多專業BIM整合方案,經常關注你使用的專業軟件有沒有加入它,也很有必要。

這一期咱們就聊到這兒,有態度,有深度,BIMBOX,咱們下次見!

登錄
登錄
其他賬號登錄:
我的資料
留言
回到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陇西县| 博客| 宣汉县| 大竹县| 武强县| 葫芦岛市| 文化| 淳化县| 玉林市| 蓬溪县| 南乐县| 陵水| 三穗县| 临颍县| 湟中县| 巫溪县| 高邑县| 永寿县| 平乡县| 万年县| 布拖县| 娱乐| 广德县| 曲水县| 盘山县| 梁山县| 潼南县| 黄骅市| 上栗县| 堆龙德庆县| 临邑县| 仪陇县| 安龙县| 武山县| 西盟| 张家口市| 扬中市| 长葛市| 内乡县| 正阳县| 监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