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亮建筑新夢想
LIGHT BUILDING NEW DREAM
企業BIM定制培訓服務經典案例
數字造價管理是轉型升級的核心引擎 二維碼
摘自/《數字造價管理白皮書》 產業發展和企業需求呼喚工程造價專業轉型升級,但是,轉型升級不是免費的午餐,一定會遇到困難和挑戰,工程造價專業可能面臨一定時間的陣痛。在數字化變革的大趨勢下,工程造價專業唯有順勢而為,主動擁抱變革,用科技引領變革,通過數字化技術,使造價各要素數據轉化為獨立的生產要素,發展新的生產力,推動工程造價專業轉型升級,實現可持續健康發展。 作為數字技術與工程造價專業有效融合的“數字造價管理”,既是造價管理成功的關鍵基礎,又是工程造價專業的創新焦點,也是實現工程造價管理數字化的重要支撐,必然成為工程造價專業轉型升級的核心引擎。
數字造價管理的概念與內涵 數字造價管理是指充分利用BIM、云計算、大數據等數字化信息技術,結合全面造價管理的理論與方法,搭建數字化的協同平臺和共享的生態系統。通過數字化協同平臺,實現工程造價管理的數據結構化、實時在線化、應用智能化。通過共享的生態系統來驅動工程造價專業全過程、全要素、全參與方適應數字技術和數字經濟的“云、網、端”轉型、升級,形成行業內開放、共享、共建的新工作方式,來共同促進工程項目實現全壽命周期投資價值最優、全要素綜合成本最低、全參與方綜合效益最好。 從數字造價管理的內涵上理解,數字造價管理是工程造價專業的數字化基礎設施,是驅動工程造價專業全過程、全要素、全參與方升級的發展戰略,是開放、共享的生態系統。
1、數字造價管理是工程造價專業數字化的基礎設施 在DT時代,信息(數據)成為新的、獨立的生產要素,將推動工程造價專業轉型升級。行業已普遍認為工程造價數據是企業的寶貴財富,但由于企業的工程造價數據結構化程度低,采集分析難度大,復用和他用的程度低,數據無法發揮效益。而且單個企業的工程造價數據量不大,不足于支撐工程造價大數據分析。只有通過搭建數字造價管理平臺,實現造價數據采集實時化、內容結構化、表達可視化、調整動態化,并推動數據共享,形成工程造價專業大數據庫,凝聚轉型升級的新動力。 數字造價管理平臺是由全過程造價管理、行業大數據、監管與誠信發布等三部分組成。平臺以項目為單位,以全過程造價管理為主線,在管理過程中積累各要素、各參與方數據,并傳輸到行業大數據子平臺、監管與誠信發布子平臺,形成行業大數據和行業誠信庫,應用到造價管理全過程管理平臺,指導造價管理過程。 數字造價管理是數字化基礎設施
2、數字造價管理是“三全”升級的發展戰略 數字造價管理不僅僅是信息技術和系統,更是與工程造價這一管理要素在生產過程深度融合的新的生產力,它必將驅動工程造價管理的全過程、全要素、全參與方的升級,推動工程造價專業不斷發展。 工程造價管理過程將由以往割裂的階段管理升級到建設全過程,以致全壽命周期的無縫管理,工程造價管理要素將由以往單純的量、價、費等組成單一要素升級到包含工期、質量、安全、環保等全要素的綜合管理。工程造價管理的參與方的關系將由相互間的簡單博弈升級到多方協同,共享、共建與共贏。 數字造價管理是“三全”升級的發展戰略
3、數字造價管理是開放、共享的生態系統 數字造價管理將打通工程造價管理全過程,聚集工程造價管理的全參與方,融合工程造價管理全要素,通過價值鏈串聯工程造價業務各參與主體,建立開放、共享的數字化生態系統,各服務主體可根據自身優勢在生態系統中找準自己的定位,通過個性化服務參與到價值鏈中,找到新的商業藍海。 數字造價管理是開放、共享的生態系統
4、數字造價管理的主要特征 數字造價管理通過數據驅動推動行業變革,結構化、在線化、智能化是“數字造價管理”的三大典型特征。其中結構化是基礎,通過對造價管理過程及成果進行結構化描述,保證工程造價管理過程中數據的有效性。在線化是關鍵,通過實時在線實現數據分享和數據成果應用。智能化是目標,通過數據分析、數據應用實現智能計價、快速決策。 數字造價管理的主要特征
4.1 結構化是基礎 結構化是指通過建立數據交換,項目特征描述等業務標準,實現造價過程及造價成果可采集、可分析,為數據采集提供基礎條件。工程項目具有獨特性,工程造價與工程項目特征信息、項目要素信息有密切的關系,特征信息、要素信息不同,其造價也不同。為了完整表達造價信息內容,除了造價數據外,還需要通過結構化方式準確描述項目特征信息及要素信息。另外要通過共享形成工程造價專業大數據庫,需要通過結構化方式定義數據交換標準,統一造價成果文件格式,實現數據互聯互通。 要實現結構化,需要建立以BIM應用為核心的工程造價業務標準,包括工程分類標準、工料機分類及編碼標準、工程特征分類、分解與描述標準, BIM數據模型標準、BIM過程交付標準等。通過業務標準對BIM模型、工程造價過程及造價成果數據進行結構化約定,可以大大提高造價數據的可用性,為數據采集、數據分析及智能化應用提供業務基礎,有效推動工程造價專業大數據快速發展。 數字造價管理的結構化特征
4.2 在線化是關鍵 大數據技術要求數據量大、數據維度多、數據完備,只有各參與方通過在線化方式進行數據共享,才能積累形成有效的行業大數據庫。工程造價相關數據包括BIM模型、交易數據、項目現場數據,這三類數據場景不同、內容不同、形式不同,通過在線化方式,可實現相互集成、互為補充,形成數據量大、多維度、內容完備的工程造價專業大數據庫。 各參與方也可通過在線化方式實時應用大數據實現共贏,同時各參與方以在線化的方式進行工作協同,通過實時溝通實現快速決策。 數字造價管理的在線化特征
4.3 智能化是目標 工程造價管理過程存在大量的重復計算工作,計算工程量、清單開項、組價調價、變更計算等計價工作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另外在全面造價管理的要求下,工程造價專業人員需要對質量、安全、工期、環保等要素成本進行動態分析,由于各要素的疊加,將加大工程造價管理工作的難度。 通過云技術、大數據技術及智能算法,對采集的數據進行分析,形成包含BIM模型、工程量清單數據、組價數據、人材機價格數據的工程造價專業大數據庫。利用工程造價專業大數據、智能算法進行數據訓練,深度學習,建立具有深度認知、智能交互、自我進化的造價管理數學模型,形成科學決策、精準執行的“人工智能”,提升工程造價管理工作的智能化。數字造價管理的智能化特征,將幫助工程造價專業人員有效提高工程計價工作的效率,提升科學決策的能力。 數字造價管理的智能化特征
5、數字造價管理的技術基礎 從“數字造價管理”的定義和核心特征來看,數字造價管理應用基礎包括了BIM技術,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及大數據、人工智能。
5.1 BIM+圖形處理技術 BIM技術是一種應用于工程設計建造管理的數據化工具,結合圖像處理技術及計價依據,形成包含造價全要素的造價BIM模型。在項目策劃、運行和維護的全壽命周期過程中進行共享和傳遞,使工程技術、造價管理人員對各種建筑信息作出正確理解和高效應對,為項目管理的各參與方提供協同工作的基礎,提高造價管理過程溝通協調及管理決策效率。通過BIM技術、圖形處理技術集成模型及要素信息,可有效支撐數字造價管理的結構化特征。
5.2 云+網(物聯網)+端(智能終端)+區塊鏈 通過云+網(物聯網)+端(智能終端)等信息技術,可以隨時隨地獲取建筑、項目過程、工程造價管理過程、計價依據和人等各方面的信息,提升工程造價管理相關數據的準確性和及時性,以云技術為核心的平臺化應用,可提升綜合管理協同效率,有效支撐了數字造價管理的在線化特征。 區塊鏈是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區塊鏈能有效保證數據的安全,為數字造價管理的在線化提供了數據跟蹤以及安全保障。
5.3 大數據+AI(人工智能/算法) 通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算法,對歷史造價數據的分析,建立各要素對造價的影響模型,進行關聯性分析,并結合分析結果進行智能組價、智慧預測、實時反饋。以此提升工程造價管理工作效率及分析決策能力,有效支撐了數字造價管理的智能化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