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賬號登錄: 注冊 登錄
柏慕聯創BIM技術服務

點亮建筑新夢想

LIGHT BUILDING NEW DREAM

企業BIM定制培訓服務經典案例
柏慕聯創為中國電建集團成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全國BIM技能等級考試考前專場培訓(一)
柏慕聯創為中國電建集團成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全國BIM技能等級考試考前專場培訓(二)
柏慕聯創為中國電建集團成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全國BIM技能等級考試考前專場培訓(三)
柏慕聯創為中國電建集團成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全國BIM技能等級考試考前專場培訓(四)
柏慕聯創為中國電建集團成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全國BIM技能等級考試考前專場培訓(五)
柏慕聯創為成都建工一建提供第四期BIM項目深入實踐應用培訓班(一)
柏慕聯創為成都建工一建提供第四期BIM項目深入實踐應用培訓班(二)
柏慕聯創為成都建工一建提供第四期BIM項目深入實踐應用培訓班(三)
柏慕聯創為中冶建工集團提供基于Dynamo的市政路橋隧解決方案專項定制培訓(一)
柏慕聯創為中冶建工集團提供基于Dynamo的市政路橋隧解決方案專項定制培訓(二)
柏慕聯創為中冶建工集團提供基于Dynamo的市政路橋隧解決方案專項定制培訓(三)
柏慕聯創為海南生態軟件園集團有限公司提供企業BIM基礎定制培訓(一)
柏慕聯創為海南生態軟件園集團有限公司提供企業BIM基礎定制培訓(二)
柏慕聯創為海南生態軟件園集團有限公司提供企業BIM基礎定制培訓(三)
柏慕聯創為海南生態軟件園集團有限公司提供企業BIM基礎定制培訓(四)
柏慕聯創為海南生態軟件園集團有限公司提供企業BIM基礎定制培訓(五)
柏慕聯創為中南建筑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提供2021年新員工入職BIM定制培訓(線上/線下)(一)
柏慕聯創為中南建筑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提供2021年新員工入職BIM定制培訓(線上/線下)(二)
柏慕聯創為中南建筑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提供2021年新員工入職BIM定制培訓(線上/線下)(三)
柏慕聯創為中南建筑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提供2021年新員工入職BIM定制培訓(線上/線下)(四)

BIMBOX | AI再襲建筑業:小庫新品發布

 二維碼
作者:BIMBOX來源:BIMBOX網址:https://bimbox.top/3676.html

去年底的時候,我們發布了一篇文章:《建筑業終于被AI撬起一角:小庫個人版首發》。

今年5月,建筑行業AI企業小庫科技在北京開了一場發布會,做了一份行業匯報,又發布了幾款新品。

其中有限時免費的小庫開放版、KoolCAD、免費移動端KoolShare,以及即將上線的建筑單體生成工具KoolPlan。

我們受邀參加這場發布會,看到了很多新東西 ,也思考了人工智能在建筑行業的應用趨勢。

簡單拋出一個結論:在建筑業眾多軟件提供商里,小庫是最有互聯網基因的公司。

為什么這么說?我們最后再來給你解答。

今天,我們來給你做一個深度的解讀和評測,說說這么幾個話題:

? 一年迭代,小庫目前是什么樣子?

? 新產品KoolCAD的深度試用報告

? 免費移動端KoolShare詳細測評

? 新產品KoolPlan觀感

? 怎樣看待小庫和建筑業人工智能?

無論你是一名設計師,一個地產人,還是建筑行業的新技術擁躉,今天的內容都能給你一些幫助和啟發。

Part 1

新版小庫的應用定位

簡單一句話概括,小庫的功能定位是在地產行業,利用大數據和深度學習算法,幫助設計師和地產人快速實現優質設計方案

發布會上,小庫CEO何宛余說到,經過一年迭代,小庫新增了45個功能,增加了48個城市信息,覆蓋全國245個城市規范。

整體產品定位從「創意、效率、協調」三個方面展開,對應六個明確的應用場景。       

1.查 Check

小庫使用大數據和行業信息支撐:項目信息、設計前期規范查詢,以及周邊地區配套分布、建筑三維信息、樓盤價格、人口熱力分布等信息的查詢,自動生成周邊地塊和建筑模型,用可視化的方式生成評估模型,幫助前策、設計和規劃人員快速進行決策。

2.做 Design

在設計環節,小庫最大限度減少設計師的低效重復勞動:解讀指標、選擇樓型、空間排布、日照檢測的傳統工作流程,只需要輸入項目指標,選擇樓型,劃分住宅、辦公、商業區域(可選),小庫就可以在后臺智能生成數萬個方案,根據學習經驗和用戶習慣做出智能推薦。

針對傳統的設計習慣,小庫進一步推出了全新的輔助設計模式KoolCAD,我們放到第二部分詳細評測。

3.改 Modify

使用小庫,無論是智能推薦的方案還是自主設計的方案,都可以隨時進入修改模式,對每一步操作自動判斷是否符合規范,實時更新指標數據,隨時進行日照分析檢查。降低了一次次修改調整的時間成本。

4.核 Calculate

方案設計的時候,需要對面積、容積率、戶配比等指標進行核算,還要用Excel擬合所有指標做成報表。建筑師其實并不喜歡、也不擅長這些數據表格和運算工作。

小庫可以根據配置不同樓型的種類和數量,幫助用戶進行實時的配比規劃,實時測試貨值、利潤、覆蓋率最大化的測算。數據核查、指標更新與方案的設計、修改實時聯動。

5.協 Synergize

傳統設計方式中,人們使用微信、qq、郵件彼此發送文件,每個項目都有非常多的文件和版本。

使用小庫,設計團隊的不同角色可以對方案進行權限分享和共同在線編輯。讓設計行業也有了類似云端協同文檔編輯的協作方式。(該功能僅限于企業版中)

針對溝通協同的需求,小庫也發布了大家都能使用的手機客戶端KoolShare,我們放到第三部分詳細評測。

6.出 Export

設計做完,工作還遠遠沒結束,設計師還要出總圖、做報表、做三維渲染、繪制分析圖、寫PPT匯報。

而使用小庫完成設計后,你可以直接下載CAD二維圖紙和三維模型,自動生成各種分析圖和報表,企業版可以通過方案篩選一鍵生成PPT。

說完功能定位,下面我們對小庫發布的幾款新品做一下詳細評測。

Part 2

開放版KoolCAD詳細測評

去年小庫發布的版本,AI可以一邊自動生成上萬個排布方案,一邊根據深度學習經驗和用戶使用習慣的判斷,推薦多個近似最優解。

不過從傳統設計方式到AI自動設計,對于很多人來說是一個比較大的跨越。在沒有經過官方培訓的情況下,一開始使用很難預判前置參數和設定究竟會導向什么樣的結果。

此外,在不少項目中,建筑的分區排布已經有了大致的規劃方向,并不需要完全交給AI從零開始排布。

所以人們還是經常傾向于用盡量貼近傳統的方式來做規劃設計——勾草圖、選戶型、在一定預設的框架內排布建筑。

這一點小庫今年做到了,它把查規范、算日照、測指標等重復工作抽離出來交給AI,讓它成為「設計助手」,把真正屬于設計師的工作做成單獨的功能——KoolCAD

下面我們按照一名設計師的工作邏輯,說一說KoolCAD的使用體驗。

第一步:本地準備文件

使用小庫之前,可以手繪規劃草圖,使用CAD繪制的基地圖,整理好容積率、限高、建筑密度等要求。

對于項目基地圖,小庫可以識別主體地塊的輪廓線、紅線和退線,也可以識別周邊的地塊和建筑。在CAD里用文字標注周邊建筑的層數和高度,小庫就能讀取這些信息,自動生成三維模型。

對于樓型,只要在CAD里描好外線框和戶型分隔線,準備工作就完成了。

第二步,建立云端項目

用瀏覽器打開小庫(官方推薦Chrome),注冊登錄后,來到項目中心界面。點擊「添加項目」,輸入名稱。

創建項目時,選擇左側的「極速入口」,是在瀏覽器中直接繪制基地,周邊的地形會根據后臺數據自動生成。

選擇右側的「集智入口」則是上傳事先準備好的基地CAD圖紙(dxf格式)。

在右上角選擇項目所在省市,小庫會自動幫你匹配對應的城市規范,項目的日照要求也是在這個步驟進行選擇,后邊的計算和檢查就由小庫一手包辦了。

輸入項目所在地址,拖拽地圖,把CAD底圖大致對齊到相應的位置。

如果你準備好的CAD文件繪制了多層輪廓,可以進一步設置地塊輪廓線、用地紅線、建筑退線等。后續的設計中,小庫會自動對超出范圍的建筑發出提醒。

CAD文件里的周邊地塊和建筑會被小庫識別,自動生成場地模型。

如果你的CAD圖紙里沒有繪制周邊地區,可以在定義紅線的時候勾選「使用小庫周邊地塊」,根據小庫系統提供的數據生成周邊模型。(目前在三線以上城市區域比較完善,其它區域據說可以付費定制

第三步 在線設計

首先,輸入容積率、限高、建筑密度、業態配比等基本參數,作為小庫做設計檢查的參考依據。

在「功能戶型比」面板左下點擊「輔助設計」按鈕,進入KoolCAD設計頁面,開始正式設計。(原有的「智能生成」功能它的右側)

項目里的默認樓型是小庫自帶的,你可以點擊「添加樓型」,上傳準備好的CAD樓型圖,創建自定義樓型。

上傳之后,按步驟輸入樓型的參數、戶型、用于小庫做統計分析。只需要簡單點擊幾下,就能自動完成房間、陽臺、核心筒和采光玻璃的識別。

下面就可以選擇上傳好的樓型,設置層數、擺放夾角等參數,像使用SU的構件那樣,添加放置到場地中進行自由設計了。

按住Ctrl多選建筑,按住Alt拖拽復制建筑,可以快速批量進行排布。

隨著每一步操作,小庫都會對出入口、退線、限高、規范、日照、間距等進行實時監測,一旦出現異常,馬上提醒,實時修改。

設計過程中可以打開間距標識線,挪動建筑的時候作為間距參考。

日照分析也不用像以前那樣放到設計的最后,點一下日照按鈕,只需要等上1秒,就能隨時查看立面日照和分戶日照。

右側的監視窗口則會對目標容積率等各種指標進行實時監測,讓你隨時知道自己的指標進度。下面的「當前建筑」面板則是對選中建筑進行參數修改。

分析和查看視野評估、戶型分布和日照分布,也不在話下。

方案完成保存后,可點擊下載導出CAD文件進行項目的深化。

在小庫的企業版中,KoolCAD的設計方案和AI自動生成方案是集成到一起的,你可以一邊自己做,一邊利用小庫的人工智能算法,生成多套方案,和自己的方案做做對比,看哪里可以繼續改進。

沒思路的時候,也可以先讓小庫幫忙「探探路」,看看各種產品組合、參數配置、規劃方向的可能性與可行性,再從它提供的方案基礎上再去做進一步的優化調整。

AI自動生成方案的詳細操作,請看我們之前的評測文章《建筑業終于被AI掀起一角:小庫個人版首發》。

KoolCAD評測小結

「無處不在的陪伴式設計」是KoolCAD給我們最深的感受,整個過程中設計師不需要做任何查閱和計算,唯一需要思考的是設計本身。

目前包含AI輔助設計KoolCAD的小庫開放版正在做活動,首次登陸可以獲取30天使用時長,在線分享一次方案并被成功打開,就可以獲得7天的可累積使用時長。感興趣的小伙伴可以去小庫官網(xkool.ai)了解一下。

另外,如果你想獲取我們評測用到的案例文件和使用教程,以及小庫官方客服的技術支持,可以加小庫用戶QQ群索取。

Part 3

免費移動端KoolShare測評

去年的老版本,小庫可以把制作好的方案用鏈接分享給其他人,用微信或手機瀏覽器打開可以查看模型和效果。

今年,小庫上線了免費App客戶端KoolShare,顯示效果更棒,可查看的信息更全,還添加了很多實用的功能。

下面我們來說說它的使用感受。

打開App,用個人賬戶或綁定的微信登陸,參與的方案都在主頁。也可以點擊「共享項目」,粘貼別人分享給你的鏈接,打開他人的項目。

橫屏進入項目,雙指控制畫面放大縮小,左手操控左下角的隱藏控制柄移動方向,右手控制左右轉頭。

點擊上方的信息欄,可以查看項目的經濟指標、面積組成等詳細數據。

點擊信息評估按鈕,可以查看項目周邊熱力圖、價值評估分析。

方案設計的日照分析、戶型分布圖、視野評估也在這里查看。

一鍵切換上帝視角模式和第一人稱行走模式,長按右下角的小地圖放大,點擊地圖上的地點可以實現快速跳轉。

長按單體建筑,查看建筑面積、戶數、高度、層數等信息;長按地面則是查看容積率、戶型比例、樓型比例等指標。

點擊特效按鈕,設置鏡頭焦距和透視,也可以調整查看一天中不同時段的日照效果。

一鍵添加景觀植被,在晴天、霧天、雨天、線框圖、卡通圖等效果之間隨意切換。

用KoolShare制作漫游動畫非常簡單,類似SU里的動畫功能,只要點擊動畫按鈕,切換和選擇幾個視角,按下快門鍵:

一段漫游動畫就做好了。

你可以把動畫集成保存到這個文件里,供任何人查看。

經測試,在Android手機可以導出動畫,錄制前需先打開儲存權限。iOS受系統限制不可以導出動畫。

點擊左上角的對話按鈕,在三維空間中長按任意位置,添加標注,其他人可以對標注進行回復。所有手機端標注,都會同步到云端,給設計者反饋意見。

KoolShare評測小結

KoolShare的定位顯然不是「最終交付」,而是「過程溝通」。設計師把幾個過程方案發給團隊、領導和客戶,讓他們隨時拿出手機,查看項目的大致效果和指標參數,快速提出意見,反饋給設計師進行修改。

同時,趣味性的產品設計感覺「吃雞」很像,將設計交流做出了游戲體驗,這一點很酷。

Koolshare目前向所有用戶免費開放使用,掃下面的二維碼就可以下載。

Patr 4

即將上線的KoolPlan

發布會上,小庫CEO何宛余說:「我們已經期待這一刻很久了,不只是在規劃層面,而是在單體層面幫助設計師。現在,我們將跨越到一個全新的尺度。」

人們設計建筑戶型的時候,無非有兩種方式:用已有戶型拼湊,或者是重新設計戶型。

滿足一定要求的戶型有多少種?這對于人類來說,可能是一個天文數字的排列,能否在上億種可能中選出最合適的幾種,這是老建筑師的手藝。

但對于AI來說,這只是一個很大數字的計算。AI最擅長的,就是窮舉和智能推薦,而且比人類要快很多很多。

何宛余展示了KoolPlan的功能:輸入參數需求,自動生成戶型排布。官方給出的參數是:節省時間99%,計算精度99%,做一個樓層平均時間5分鐘。

KoolPlan并不是獨立的功能,它生成的樓層平面,可以直接導入小庫企業版的規劃設計中,進一步自動生成為建筑單體,并可以在「智能表皮」中為新生成的單體進行智能外立面設計。

總而言之,KoolPlan似乎是打通了從住宅單體設計到規劃設計的路徑。

目前KoolPlan尚未正式上線,官方放出的消息也不是很多,我們會持續為你跟進關注。

KoolPlan在我們看來,是行業的一個新希望。

這個希望叫數據閉環。這一點我們放到最后的總結總結再給你說。

Part 5

如何看待小庫和建筑業AI

先來回答一開始拋出的問題:我們為什么認為小庫是建筑里最有互聯網基因的公司?

原因有兩點。

第一:打點精準,緊扣場景

小庫幾乎沒有單純為了酷炫而做的功能,每個功能都瞄準一個非常清晰的目標:為地產行業的投標和設計爭取時間。

想象下面一個場景:

小小是一名設計師,接到領導發來的任務,配合甲方做一個武漢地產項目的投標,后天一早就上會,周邊情況、當地規范一摸瞎,怎么辦?

放到以前,查規范、排CAD、算日照、方案對比、做PPT,至少兩個通宵起步。

發布會上展示的平均數據是:傳統方式做一個項目,信息輸入2.6小時,方案生成13.3小時,成果輸出4.2小時,共計約21小時。

現在用小庫,準備文件,輸入參數,排布樓型,方案比選,人工修改和成果輸出,再用APP分享,所有工作時間加在一起,大約不超過2.3個小時,所有機械枯燥的工作全都交給AI去做,人只需要做把控做決策。

下面兩段動畫是小庫用戶的使用場景動畫:

https://v.qq.com/x/page/g0873o024d7.html

小庫科技場景應用:設計篇

https://v.qq.com/x/page/z0873f0vgqs.html

小庫科技場景應用:地產篇

第二:依靠用戶迭代,實現數據閉環

建筑業數字化面臨著一個窘境:很多人創造數據,少數人享受數據帶來的決策便利。

數據有價值,但貢獻數據的人和使用數據的人,不是同一群人。人們不愿意犧牲自己的時間來為他人貢獻數據。

于是就出現了各種推諉,甚至怪罪于技術本身——一個新技術既不能為我提高效率,又不能為我增加收入,我為什么要使用它?

小庫給出的答案是:數據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AI的迭代需要數據喂養,這兩年小庫的產品迭代,必須有龐大的數據支撐。

這些數據一定有小庫自己的收集,但用戶的每一次樓型定義、每一次方案修改和選擇,都訓練著后臺的算法,讓它給出更加精準的判斷,甚至發展出KoolPlan這樣的全新功能。

設計師通過使用產品,貢獻出數據,經過算法迭代,變成更好的產品再還給設計師,小庫的這種數據閉環思維,值得行業里每一個擁有遠見的人學習。

最后,盡管很不愿抬杠,我們還是要說回人工智能

很多朋友會問:小庫的這些功能,算是人工智能嗎?

其實答案很簡單:用深度學習算法技術來分析數據并推薦出最優解,就是人工智能。

只不過很多人覺得,它好像不夠「科幻」。

紐約大學的梅瑞狄斯在他的新書《人工不智能》里講述了人們如何把人工智能奉為神話,又對它感到失望。

書中提到一種幻想:人工智能會一夜之間徹底改變世界,讓它變成完全無法想象的樣子,人們會期待它、崇拜它、恐懼它,甚至反抗它。

而真實的世界不是這個樣子的。

人工智能早已無處不在,它藏在導航軟件里幫你選擇最優路線的導航軟件,輸入法猜出你下一個準備輸入的單詞。

「人工智能之父」John Maccarthy經常抱怨的一句話是:一旦一樣東西用人工智能實現了,人們就不再叫它人工智能了。

人們的另一種擔心,來自于人工智能對「經驗」的價值替代。

很多老司機看到年輕人開車用導航就感到很生氣。有句話經常被老司機掛在嘴邊:太依賴導航,萬一哪天手機沒電了、沒網了,看你怎么辦?

時代的進步不會讓這種擔憂成為現實——共享充電寶隨處可見,導航公司會提供離線地圖,我們沒有因為沒電或斷網而無法導航,反倒是老司機經常尷尬的駛入無法預測的擁堵路段中。

不過我們知道,老司機到底為什么生氣。他花了很多年把一座城市的路線記得滾瓜爛熟,而這些付出因為手機導航軟件而變得一文不值。

這正如很多設計老手的憤怒一樣——多年經驗讓他們能花上8個小時完成新手20個小時的工作,而新工具讓剛入行的新人用2個小時完成。

可惜,時代的變遷就是這樣。

小庫發布到現在,有人擔心人工智能會讓設計師下崗,有人說用它做設計沒有靈魂,有人說它根本不叫人工智能。

但我們沒有聽到小庫出來抬杠,它只是做好一個「司機」的「導航」,讓自己給出的「最優路線」越來越快、越來越精準,至于你會不會去使用它,會不會在意變成老司機眼中「依賴導航的路癡司機」,留給時間去選擇。

并且,正如一個地圖公司對大數據的理解,不是每個普通司機都能認同一樣,小庫對地產業大數據的勃勃野心,或許也是很多普通用戶所不能理解的。

但對大多數人來說,有好用的工具,讓我們少加十幾個小時的班,又何必去抬杠呢?

用就好了。

登錄
登錄
其他賬號登錄:
我的資料
留言
回到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湘潭市| 沂南县| 勐海县| 青田县| 灯塔市| 常宁市| 南通市| 铁岭市| 张北县| 柯坪县| 钟山县| 确山县| 华安县| 三原县| 南丹县| 锡林郭勒盟| 汨罗市| 东台市| 新河县| 禄丰县| 鹰潭市| 牙克石市| 克山县| 昭通市| 大新县| 木里| 宜都市| 长泰县| 六盘水市| 区。| 平阳县| 资兴市| 普格县| 乌拉特前旗| 呼和浩特市| 百色市| 锦州市| 高安市| 阳西县| 武乡县| 莱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