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亮建筑新夢想
LIGHT BUILDING NEW DREAM
企業BIM定制培訓服務經典案例
2020,BIM這么干! 二維碼
01 項目概述 1、項目簡介 錦藝四季城香雅苑項目,位于鄭州市惠濟區賈河路與新苑路交叉口;總建筑面積12.83萬平方米;工程分為兩期施工,集商業、住宅、教育一體,結構類型較多,建筑造型美觀、復雜的法式風格建筑,項目由河南錦軒置業有限公司投資興建,河南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設計、中建國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監理,河南科建建設工程有限公司施工總承包。 目前在施一期工程分別為2#、5#、6#、7#、8#、9#、10#、11#樓及地下車庫,8棟單體地上2-33層,整體車庫地下一層,局部二層,總建筑面積為128301.74m2,工程造價為2.25億元,工程于2019年5月13日開工,計劃2021年3月2日竣工。 項目效果圖 2、重點難點分析 (1)地下建筑面積36059.21m2,規劃用地面積30714.50m2,施工場地狹窄,本工程建筑設計方式為南低北高,各樓號間距小,且先后開工時間不同,各施工階段交叉作業多,現場材料堆場、施工道路及施工垂直運輸機械等平面布置難度大。 (2)工期緊、質量要求高,由于本工程為商品住宅樓,預售節點和竣工交付工期是項目控制的核心任務。 (3)高層住宅及高層旅館地下室預留管線綜合排布任務量較大。所有系統全部在地下設備夾層,包括動力配電、照明系統、給排水、采暖、新風系統、采暖、通風空調、消防、樓宇自控及智能化、電梯等系統,傳統施工方式施工難度大,成本高。 3、BIM技術應用目標 項目通過集成BIM、工程質量安全管理信息、工程進度信息、工程造價信息等形成項目綜合管理模型,實現建設工程的可視化展示、提升工程項目管理效率,降低成本。最終實現項目河南省級BIM技術應用觀摩項目、河南省“中州杯”獎、完成項目管理團隊與企業簽訂的利潤目標。 4、BIM技術應用內容 本項目采用BIM技術+廣聯達數字項目管理平臺結合物聯網設備,實現該項目技術、質量、安全、生產進度、成本、勞務等多模塊,全施工階段的數字化、在線化、智能化管理。 02 應用整體方案 1、BIM組織策劃 項目各BIM人員的分工和職責如下圖所示 項目人員分工 項目人員職稱 2、BIM軟硬件配置 軟硬件配置 03 BIM技術應用實施過程 1、BIM模型建造階段 項目BIM工作人員在建模的過程中發現圖紙中錯誤,并做好記錄,做為圖紙會審的依據。將廣聯達GTJ算量模型導入數字項目管理平臺,為數字項目管理平臺提供各專業分部、分項工程工程量,便于項目成本、工期管理。 土建模型 鋼筋模型 利用E筋軟件對復雜節點進行翻樣,如下圖所示: 基坑鋼筋三維圖 對屋面的排磚進行策劃和優化,并建立模型,展現更直觀,撰寫屋面策劃技術交底,讓工人在施工中更加簡單明了,實現項目技術交底可視化。 屋面施工工藝流程 地漏優化 項目對施工重難點進行節點建模,使后期施工節點有標準可行,對技術方案及技術交底起到直觀易懂的效果 結構實體樣板 砌體樣板 運用BIM技術對項目安全技術措施進行策劃,完善企業安全措施標準,做到策劃先行、標化管理。 安全通道 2、BIM技術施工策劃應用 利用廣聯達三維場布軟件完成建筑物不同階段的施工布置圖,并對其進行渲染,進行動畫模擬。 場地布置主要包括擬建工程和臨建的建立,施工機械的布置和進出場的時間,辦公區、生活區的布置,各種材料的堆放布置等,而且要根據不同階段的施工,對現場道路、材料堆放、機械布置要做出合理的調整,以滿足臨建工況對施工現場的要求。通過三維場布方案的模擬和調整,解決施工各階段場地、設備及機械運輸安排不合理問題,減少二次搬運造成的浪費。 場地布置圖如下圖所示: 場地布置圖 利用斑馬夢龍軟件制定相應的節點計劃進度,導入數字項目管理平臺,實現項目進度管理數字化。網絡計劃如下圖所示: 進度計劃 3、BIM+智慧工地平臺(數字項目平臺) 錦藝四季城香雅苑項目采用廣聯達數字項目管理平臺,集成全專業模型、物聯網設備及攝像人工智能系統。 主要包括以實現質量、安全、生產、BIM+技術、精益生產、勞務管理為目的的多個子系統及;集成塔吊防碰撞、智能卸料平臺、塔吊吊鉤可視化、紅外線周界報警、智能安全帽、現場智能廣播等多個物聯網設備;人工智能攝像頭應用等。 錦藝四季城項目在施工現場設置數據項目指揮中心,將現場管理系統和硬件設備集成到一個統一的平臺,并將各子應用系統的數據統一呈現,形成互聯,項目關鍵指標通過直觀的圖表形式呈現,智能識別項目風險并預警,問題追根溯源,幫助項目實現數字化、系統化、智能化,為項目經理和管理團隊打造一個智能化“戰地指揮中心”。 數據控制中心平臺 (1)生產計劃 傳統管理模式:生產經理給各位工長下發任務都是粗略為每棟樓完成幾層,然后由每個工長自己編制負責樓號每天的工序計劃;缺點:總控節點不清晰、不明確,甚至遺忘、容易出現偏差,數據追溯驗證,糾偏難度大。 使用數字項目平臺:可以在生產模塊進行編制計劃,由項目經理在web端排好每天的生產計劃,派分給各工長;優點:每天的生產任務清晰,工作思路清晰、節點明確,計劃可控,出現偏差機率小,可追溯、追責。編制計劃網頁端如圖所示: 生產計劃的制定 (2)生產周會 傳統管理模式下:開展生產周會是用人工記錄的方式; 現在利用網頁端生產周會模塊,各部門匯報更加清晰、直觀、簡潔,匯報材料不用再準備,精簡工作,通過網頁端匯總分析,高頻發生的問題類別作為下一步工作管控重點,減少后續問題發生的概率。直接通過網頁端派分任務,整個過程連貫、快捷、明了,直接讓班組會上簽字確認本周任務,有異議當即溝通,不拖沓。 (3) 數字項目平臺中的質量安全問題跟蹤 在施工過程中,質量和安全檢查人員以及公司領導針對現場發現的質量安全問題,利用廣聯達數字項目平臺手機端,使用手機對發現的問題進行拍照,把所發現的質量安全問題進行上傳,并指定責任人在限定時間內完成整改,由任務發起人對整改結果進行審核并銷項,這樣也可以在電腦的網頁端進行查詢,并生成相關的問題報表,形成一整套的問題整改流程。通過使用數字項目平臺加強了對現場的質量安全問題的跟蹤,提高了現場的管理效率。 同時,可以對過程中的質量安全問題進行存檔并研究分析,為質量安全例會提供數據支持。如下圖所示: 質量安全問題 (4)BIM+技術應用解決圖紙問題 圖紙會審及施工過程中發生的設計變更可以在平臺中進行錄入并關聯到圖紙模型中,指定責任人,選擇預警時間,這樣責任人就會接到預警信息,在上傳的過程中可以關聯附件,查看圖紙時顯示關聯問題,減少圖紙問題遺漏導致的返工,這樣既方便圖紙變更信息的傳遞,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 圖紙問題 (5)進度計劃 在數字項目平臺pc端將網絡進度計劃和模型進行關聯,對進度總計劃進行校核,快速分析出資源資金曲對曲線的凸點進行分析,對不合理計劃進行調整,協助總施工進度計劃的編制工作,加強進度計劃的實用性和合理性,如下圖所示 進度關聯 通過實際進度時間的錄入,可以直觀地了解到施工任務的進度狀態和其可能影響到的后續施工任務,并輸出相應任務的工作量,為施進度計劃的分析和調整提供了依據,而且可以進行施工模擬以及計劃和實際施工對比模擬,如下圖所示,為項目進度目標的實現提供有力保障。 計劃和實際施工對比模擬 (6)勞務實名制和勞動力的統計 該系統可充分滿足建筑業對勞務人員科學管理的需求,系統結合人臉識別、二維碼、大數據查驗、智能安全帽等技術,實現對勞務人員從信息登記、勞務進場、安全教育、綜合交底、智慧派工、考勤統計、工資結算的全過程管控。 通過手機端還可以把每天的勞動力進行統計上傳到平臺,進行勞動力的分析、匯總以及資料的存檔。 勞務實名制系統、實時采集人員數量 Wed勞動力匯總和分析 (7)二次結構方案策劃 利用BIM模型對砌體結構進行二次策劃,展現砌體的空間排布布局,也可采用數字項目平臺pc端對二次結構進行排布。 在輸入相關的墻體加氣砌塊的尺寸規格、排布方式、過梁布置、構造柱布置等信息后,軟件本身能直接生成砌體工程的排布圖,計算出每道墻體的各種規格的砌塊數量,并以砌體排布圖和表格的形式體現出來。此種方法的砌體排布方案策劃效率更高,操作更加簡便,更適合建筑砌體工程的大范圍推應用,如下圖所示。 砌體排磚 (8)實測實量 手機端新增實測實量記錄,可在圖紙上直接標記測量偏差數據,替代手工標記在紙質圖紙上,且合格率自動計算得出,圖紙來源于網頁端上傳的施工圖紙。 當測量記錄中有不合格點記錄時,可針對測量記錄發起問題整改,整改完成后進行復查測量,并且網頁端企業層和項目層都可以查看實測實量統計分析數據。 實測實量查看 統計分析 手機端新建和查看實量 (9)塔吊吊鉤可視化及塔機防碰撞系統應用 吊鉤可視化的應用有效解決了塔機作業過程中盲區大,司索及指揮人員指揮描述不清晰,容易出現機械傷害、物體打擊事故的問題。其優勢就是數據傳輸低延遲,高倍變焦、可以全天候作業配合。結合塔機防碰撞系統應用,實時記錄塔機運行數據,既能保證違規使用的報警、也可實現塔機運行數據的追溯。 塔吊數據分析 (10)人工智能 攝像頭AI識別,工人在進去施工現場的時候需要佩戴智慧安全帽,通過閘機的時候通過識別人臉或者安全帽進入。項目在各施工重點區域及現場道路、材料堆場等區域布置高清攝像頭并在附近布置智能廣播系統。 當攝像頭識別出工人沒有佩戴安全帽、沒有按要求穿戴反光衣等違章行為時,會自動拍照留存檔案,并自動打開相應區域的智能廣播系統,播報語音,糾正工人的違章行為,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安全管理人員的職能替代,避免了安全事故的發生。 AI識別 (11)WIFI智能安全教育系統應用 項目為方便施工現場管理和工人利用手機端讀取施工現場的設置的二維碼施工技術交底文件,在施工現場安裝無線網絡設備,實現施工現場Wifi全覆蓋。如果工人想要連上無線,就必須通過正確回答安全問題的方式連接無網絡,這樣安全科普時刻提醒著工人,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做到隨時隨地進行安全教育。 智能wifi (12)二維碼技術交底 通過數字項目平臺BIM+技術,上傳交底資料并生成二維碼,而且節點模型也可以生成二維碼,只要掃一掃二維碼就可以查看,方便且快捷。 技術交底二維碼 (13)BIM+VR技術應用 在現場設置VR安全教育體驗間,定期對工人進行安全教育。利用VR設備的沉浸式體驗和強烈的視覺沖擊感,讓作業人員體驗不同場景條件下安全事故發生,并在事故體驗后告知工人正確的作業方式和方法。 進入質量樣板及安全文明施工標準化設施的VR場景內,作業人員可以近距離的感受質量樣板及安全文明施工標準化設施的最終呈現結果,結合BIM+動畫技術的視頻交底,完成施工現場的質量樣板化和安全文明施工措施標準化的教育和交底工作,相較傳統紙質書面交底方式的效果提升明顯。 04 BIM技術應用總結 目前,本項目尚處于主體結構施工階段,BIM+數字項目管理平臺應用的效果已經顯現出來。 1、施工策劃階段,項目部已經完成施工組織設計、安全專項方案及質量策劃書的編制工作,BIM三維視圖及基于BIM模型的動畫技術的應用大大提升了施組及方案的執行效果。 2、開工前BIM模型全部完成和進行應用,發現圖紙問題,并積極與業主、設計人員進行溝通變更,施工前全部解決,將影響工程施工進度的根本問題全部解決在萌芽狀態,避免了施工中出現問題導致返工或怠工現象的發生。 3、將BIM模型、GTJ模型結合同時使用,結合其他BIM技術應用平臺,實現施工模擬、解決傳統模式施工難度大甚至根本難以解決的技術問題。也可在廣聯達數字項目平臺pc端通過對模型的關聯進行施工模擬、二次結構優化、工程量提取、精益生產應用且效果顯著。 4、隨著廣聯達數字項目平臺的應用,本項目質量一次驗收合格率達91%以上、質量問題按時整改率達90%以上。安全管理方面,安全隱患的類別開始趨向平均化,重大安全隱患出現機率不足1%,安全問題按時整改率90%以上,項目開工至今,未發生安全事故。 5、為公司制定數字項目平臺管理標準及制度提供支持,并對平臺應用積極、較好的人員進行獎勵,對落實較差的人員進行監督提醒,并進行一定的處罰。有了獎罰和監督措施,大大的調動了現場管理人員的積極性,提高了工作效率。 6、錦藝四季城香雅苑項目利用BIM技術提升了項目精細化管理水平,在19年8月份舉辦的河南數字建筑年度峰會(2019)上錦藝四季城香雅苑項承擔了數字建筑項目優秀案例的觀摩任務,并在觀摩過程中接受了CCTV發現之旅筑夢新時代欄目組的專訪。 項目施工過程中多次接待地產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的觀摩交流,并獲得了交流單位的好評,社會效益顯著。 (編輯:奚雅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