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賬號登錄: 注冊 登錄
柏慕聯創BIM技術服務

點亮建筑新夢想

LIGHT BUILDING NEW DREAM

企業BIM定制培訓服務經典案例
柏慕聯創為中國電建集團成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全國BIM技能等級考試考前專場培訓(一)
柏慕聯創為中國電建集團成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全國BIM技能等級考試考前專場培訓(二)
柏慕聯創為中國電建集團成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全國BIM技能等級考試考前專場培訓(三)
柏慕聯創為中國電建集團成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全國BIM技能等級考試考前專場培訓(四)
柏慕聯創為中國電建集團成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全國BIM技能等級考試考前專場培訓(五)
柏慕聯創為成都建工一建提供第四期BIM項目深入實踐應用培訓班(一)
柏慕聯創為成都建工一建提供第四期BIM項目深入實踐應用培訓班(二)
柏慕聯創為成都建工一建提供第四期BIM項目深入實踐應用培訓班(三)
柏慕聯創為中冶建工集團提供基于Dynamo的市政路橋隧解決方案專項定制培訓(一)
柏慕聯創為中冶建工集團提供基于Dynamo的市政路橋隧解決方案專項定制培訓(二)
柏慕聯創為中冶建工集團提供基于Dynamo的市政路橋隧解決方案專項定制培訓(三)
柏慕聯創為海南生態軟件園集團有限公司提供企業BIM基礎定制培訓(一)
柏慕聯創為海南生態軟件園集團有限公司提供企業BIM基礎定制培訓(二)
柏慕聯創為海南生態軟件園集團有限公司提供企業BIM基礎定制培訓(三)
柏慕聯創為海南生態軟件園集團有限公司提供企業BIM基礎定制培訓(四)
柏慕聯創為海南生態軟件園集團有限公司提供企業BIM基礎定制培訓(五)
柏慕聯創為中南建筑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提供2021年新員工入職BIM定制培訓(線上/線下)(一)
柏慕聯創為中南建筑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提供2021年新員工入職BIM定制培訓(線上/線下)(二)
柏慕聯創為中南建筑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提供2021年新員工入職BIM定制培訓(線上/線下)(三)
柏慕聯創為中南建筑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提供2021年新員工入職BIM定制培訓(線上/線下)(四)

武文斌:探秘“BIM大V”——瑞典的深耕之道

 二維碼
作者:武文斌來源:廣聯達新建造研究院網址:http://xjz.glodon.com/f/view-11-5cd8dac6feba4adbb2f929dc307f9e85.html

作者:廣聯達BIM5D國際化產品經理 武文斌

外來的BIM如何本土化,我們并不陌生,今天要和大家聊聊,國外的BIM發展情況,以及我們土生土長的BIM如何走出去。

一、從“BIM小白”是如何修煉成“BIM大V”的?

1975 年,BIM 之父,查克.伊士曼教授,借鑒制造業的產品信息模型,提出"Building Description System"的概念,透過計算機對建筑物使用智能模擬,這是BIM的概念起源。

BIM理念誕生后,從概念到落地實踐產生行業應用價值,經歷了漫長的周期。

跟蹤BIM發展的軌跡,從小范圍的區域實踐到遍布全球,從宏觀上看,大致可以分為三大階段:

第一階段:幾個北歐先鋒國家主導,如:瑞典、芬蘭、挪威等;

第二階段:作為科技研發大國的美國接棒,北美早期實踐者持續醞釀發酵;

第三階段:亞洲國家引進,進行試驗性推廣,如:中國、新加坡等。

可見,BIM的成長軌跡是跨洲際的,它如今能在中國一炮而紅,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當然,當我們在研究BIM本土化時,歐洲和北美的原生BIM技術并沒有停滯。根據不同區域的發展狀況,我們整理出了以下四個梯隊:

第一梯隊的“BIM大V”們現狀如何?

如圖所示,以歐洲為例,BIM應用的第一梯隊集中在北歐(瑞典、芬蘭、挪威)及英國。據了解,現在,大部分北歐國家已沒有政策影響,由于早期政府支持力度大、發展時間長,那里的BIM應用普及程度非常高。打個比方,就像嬰兒長到一歲斷奶,本身具備了自主進食和成長的能力,便不再需要母乳的喂養。

同為第一梯隊的英國,近年來政府規劃清晰,政策大力推進,施工企業快速跟進,使BIM發展更加迅速。他們更像是一群猛獸,有了肉類的滋養,正在瘋狂地積蓄力量。

回到正題,大家都是從“BIM小白”開始成長的,他們有什么精華值得我們借鑒呢?

為了更加聚焦,近身了解,我們走進北歐,以瑞典為核心,詳細介紹BIM先鋒應用國家的BIM應用現狀。

二、探秘“BIM大V”——瑞典

這次探秘,并非紙上談兵,我們的團隊真的實地走訪了瑞典27個施工總包、設計、甲方企業,并和各個企業領導、工程師進行了深入的交流。

在駐地,除了要進行科學調研與研究,我們還帶著另一個任務,暫時保密。

經過調研發現,在瑞典,BIM在建筑行業的普及率非常高,并具有以下特點:

特點一:時間長,覆蓋廣,自發應用

BIM在瑞典的發展,可以追溯到2008年,施工企業從大型設計開始,嘗試應用至今。

在過去的十年中,瑞典的BIM發展經歷了政府主導到企業自主應用的過程,大致可以分為四個時期,如下圖所示:

截至目前,瑞典政府已有4年沒有政策上的強力推動,但是95%以上的在施工項目擁有BIM模型,專業包涵了結構,建筑,機電全專業模型,這些模型全部會應用在施工過程中,我們在后文會提到。

在此過程中,雖然政府沒有明文推動,瑞典的企業和高校卻沒有閑著。200多家企業形成了本國的BIM聯盟,各方共同探討BIM發展。同時,在各高校中開設BIM課程,培養BIM相關人才。

目前,瑞典已經基本形成了市場自發選擇應用BIM的氛圍。

BIM發源的鼻祖之一走過十年才到這種程度,我們國內BIM真正火起來的時間,也就近幾年,這樣想想,我們還是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的,相信我天朝的發展速度一定不會讓大家失望的。

特點二:正向設計,設計應用深入

在和當地最大的設計咨詢商WSP的BIM負責人交流時,他提到,一個項目從方案設計到交付,要產生的模型版本平均會有100多個,在整個過程中,BIM模型需要不斷地修改、優化。

自2015年起,他們項目設計的圖紙都是從Revit或者ArchiCAD模型中剖切得到,也就是實現了現在國內剛剛興起的“正向設計”,即不經過二次翻模,直接用模型進行設計,從而提升設計協調效率,避免出現碰撞等設計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正向設計已經成為了瑞典當地設計的主流方式。

在交付業主時,除了我們熟悉的二維圖紙外,如果業主有需求,設計方也會提交BIM模型。施工階段應用模型時則和甲方協調獲取模型。

瑞典為什么會首先在設計階段有深入應用呢?這是由其背后深刻的國情和行業發展特點所決定的。

首先,瑞典的整體設計時間長,與我國不同的是,瑞典不存在“三邊工程“。

舉個例子,1個施工兩年期的項目,它在設計階段花費的時間幾乎與施工階段等長。在設計的各個階段,設計方會不斷調整和優化方案,完成部分國內深化設計的工作,所以,瑞典的設計已經具備了進行深入利用BIM模型在各專業間不斷優化的客觀條件,充分發揮出BIM在可協調性上的優越性。

其次,瑞典的90%以上項目為裝配式結構,除基礎部分外,包括裝修在內,全部采用裝配式進行提前預制加工。裝配式本身天生與BIM模型有很強的契合性,工廠依據深化后的模型更方便進行預制加工,裝設計深化+預制加工,簡直是天然的效率加速器。

特點三:VDC興起,施工BIM應用方興未艾

在施工階段,BIM應用目前剛好處在蓬勃發展的階段,近年來,最流行的詞匯就是VDC(Vitual?Design?and?Construction),即虛擬設計和施工,意為:利用計算機在實際施工前提前在數字世界建造一個數字虛體建筑,以此來不斷提升生產的智慧性。這個概念與我們常說的數字建筑內涵不謀而合。

簡而言之,VDC可以簡單理解為面向施工階段BIM的具象化措施,它強調利用BIM協調Product(項目交付物-建筑物),Organization(組織結構),Process(工作流程),利用Metrics(度量數據)來提升項目管理能力,進行動態管理。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與我們日常所提到的將BIM技術用于項目管理、幫助項目提升管理能力類似。

在與北歐第四大公司VEIDEKKE的VDC負責人溝通時,他舉了個例子,可以形象地解釋VDC:

我們的項目80%都是設計與施工一體化項目,在施工之前的設計階段,我們就會把施工負責人員叫過來一起為設計出謀劃策,讓他參與到模型的討論和應用中。在正式施工前,我們會提前利用模型進行溝通,避免設計圖紙出現問題,提前解決一些圖紙上的問題,組織好配套的工具和方法,在施工過程中,每周開一次會,把項目實際情況投放到大屏幕上,我們各負責人一起進行分析,這很方便。

VDC應用的興起,究其原因,離不開瑞典行業承包模式的變化。

近年來,設計施工一體化模式在房建項目中逐漸成為主流。目前,瑞典70%的房建項目是設計施工一體化的交鑰匙工程,尤其是住宅項目。

瑞典的設計施工一體化,類似我們國內的EPC工程,施工方不僅要負責施工,還會前置參與到設計階段,在設計階段即對未來在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不斷校核,防患于未然。

另外,瑞典的甲方和施工方之間,有一種極為特殊的模式——Partnership 模式。在這種模式下,施工方兼顧設計和施工,過程中所有的花費全部對甲方公開透明,而甲方則與施工方共擔風險,共分利潤,對施工方而言,可以說是完全“零風險”。

比如,項目開工前預估費用2000萬,實際費用超出100萬,超支的100萬由施工方和甲方各分擔50萬,反之盈利也同樣均分。此外,在項目結束時,施工方能夠穩定拿走總工程款的10%作為利潤。這樣一來,施工方承擔的風險大幅降低,可以不受市場材料、人工勞務等價格變化的影響,利潤也相對控制在一定范圍內。這種模式下,無論是施工方,還是甲方開發商,都將自己的利益方向轉化為如何能夠讓項目更快、更好的完成,避免扯皮與糾紛,充分發揮其BIM的溝通協作價值。

通過十多年的發展,設計階段主導的BIM應用在瑞典建筑業中十分普遍,近兩年,施工中的BIM應用也處于快速上升階段。

好了,看到這兒,你應該對瑞典的BIM應用有了大概的了解,下面,我們要開始揭秘上文中提到的秘密任務——BIM5D的國際化。

三、BIM5D國際化的探索與挑戰

為了能夠近距離學習發達國家的先進經驗,也為了讓國產BIM走上世界舞臺,我們今年的瑞典BIM訪問之旅還帶著另一個小目標:正式開啟廣聯達BIM5D走出國門的新征程,探求與國際方式接軌。

與國際接軌絕不是簡簡單單的將國內軟件翻譯成英文版,讓外國人打開用英文版的BIM5D。這樣既無法適應當地環境,又無法收集有效數據對國內BIM應用提供價值。

在真正開始國家化動作前,必須先以全面細致的調研為主,再選取適合的客戶進行試點,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細化業務、了解客戶需求、改進產品。

經過歷時1年走訪,4輪不斷深入的調研,覆蓋27+企業,60+人次后,我們選定瑞典當地最大的施工企業PEAB開始試點項目,從梳理業務場景開始,將BIM5D的各個應用點與當地項目經理、BIM負責人做深入應用反饋。

除瑞典外,今年,我們也在與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等國進行接觸,關注亞洲國家的BIM應用發展情況,并有幸受邀參加了馬來西亞2018年BIM應用峰會、南南國家合作政府研修會議等大型會議,與各國同行共同探討BIM應用發展的思路和心得。

在這些階段成果背后,BIM5D走出國門也遇到了大大小小各種挑戰,簡單的軟件語言翻譯根本無法滿足國外需求,走出去,這一步,我們走的極為困難。

在這里,我們將遇到的三大難關寫下來,紀念國際化團隊的奮斗歷程,與君共勉。

第一關:語言

這是最容易想到,卻最難克服的一點。

就像我們從小就上英語課,能夠與國外友人對答如流看起來仍頗有難度,剛出國的小伙伴或許能感受到,在站上國外土地的那一刻,你似乎變成了一個偌大的學齡前兒童,之前學的啞巴英語根本無法開口,連坐個公交車投幣可能都需要重新學習。我們出國,也是這樣的困難。

以瑞典為例子,瑞典的施工企業中,普遍存在多個國家的員工,常用的語言可能涵蓋英語、瑞典語、芬蘭語,甚至是一些生僻的俚語,我們不能祈求每個用戶因為一款軟件學會一門語言,這無異于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一個國際化產品,如果將語言與應用剝離,達到隨時切換、交流無障礙?如何實現多語言環境中的協同工作?這是非常難的。

語言背后,反映的是用戶使用習慣,語言關不破,根本無從談及產品好用。

第二關:基礎服務

在海外,所有現有的產品基礎服務,都可能會變成讓用戶使用的阻礙。

這里主要指服務器和網絡等基礎服務的障礙。

比如,去泰國旅游,要買當地的手機卡才能正常打電話;去日本短期交流學習,要辦理全球通流量才能正常上網、瀏覽咨詢。我們的軟件作為外來產品,希望國外當地用戶能夠正常使用,或者進行國際合作,必須要解決基礎服務問題。如果當地是5G網絡信號,我們配備了4G的硬件設施,也是無濟于事的。

拿我們自己舉個例子,BIM5D產品中的收發消息提醒的功能,會涉及到用戶發送短信和郵件。在國際化測試中,我們發現,國內的郵件發送到國外,經常會出現丟失的情況,必須切換成海外的郵箱發送。

在過去的一年中,我們碰到了很多這樣的小細節、小問題,最終,我們針對海外情況,將產品的服務器進行了單獨布置,以保證用戶使用效率。

第三關:當地文化

這可能是挑戰性最大的一點,也就是常說的“入鄉隨俗”。

任何問題,摻雜了民族問題、文化問題,可能就會脫離其本來的目的。我們需要了解當地文化,適應當地特殊的宗教、民族風格。

比如,瑞典人做事非常的嚴謹,在選擇項目BIM試點時,瑞典客戶要求進行大量的前期測試,經公司各級領導批準才有可能開始。得益于這種謹慎的態度,雖然每一次前進需要花費很長時間,但確確實實讓中國BIM產品的應用走的更扎實,更穩固。

未來,我們還將繼續以瑞典、新加坡等發達國家為核心,將國外先進業務與BIM技術相結合,不忘初心,探索前進。

希望此次國際化團隊帶來的瑞典探秘,能夠對你有所啟發,歡迎你在下方留言,我們共同探討!


登錄
登錄
其他賬號登錄:
我的資料
留言
回到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鹰潭市| 温泉县| 五原县| 濉溪县| 建平县| 岐山县| 聊城市| 甘德县| 巴塘县| 高青县| 子洲县| 如皋市| 大姚县| 乐清市| 汾西县| 莱芜市| 句容市| 信阳市| 弥勒县| 紫云| 准格尔旗| 蒙山县| 石河子市| 济南市| 广饶县| 社会| 岳阳市| 出国| 洛南县| 徐水县| 四子王旗| 东港市| 鄂托克旗| 贺州市| 亚东县| 兰坪| 迁西县| 黔南| 石嘴山市| 洛扎县| 灵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