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賬號登錄: 注冊 登錄
柏慕聯創BIM技術服務

點亮建筑新夢想

LIGHT BUILDING NEW DREAM

企業BIM定制培訓服務經典案例
柏慕聯創為中國電建集團成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全國BIM技能等級考試考前專場培訓(一)
柏慕聯創為中國電建集團成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全國BIM技能等級考試考前專場培訓(二)
柏慕聯創為中國電建集團成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全國BIM技能等級考試考前專場培訓(三)
柏慕聯創為中國電建集團成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全國BIM技能等級考試考前專場培訓(四)
柏慕聯創為中國電建集團成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全國BIM技能等級考試考前專場培訓(五)
柏慕聯創為成都建工一建提供第四期BIM項目深入實踐應用培訓班(一)
柏慕聯創為成都建工一建提供第四期BIM項目深入實踐應用培訓班(二)
柏慕聯創為成都建工一建提供第四期BIM項目深入實踐應用培訓班(三)
柏慕聯創為中冶建工集團提供基于Dynamo的市政路橋隧解決方案專項定制培訓(一)
柏慕聯創為中冶建工集團提供基于Dynamo的市政路橋隧解決方案專項定制培訓(二)
柏慕聯創為中冶建工集團提供基于Dynamo的市政路橋隧解決方案專項定制培訓(三)
柏慕聯創為海南生態軟件園集團有限公司提供企業BIM基礎定制培訓(一)
柏慕聯創為海南生態軟件園集團有限公司提供企業BIM基礎定制培訓(二)
柏慕聯創為海南生態軟件園集團有限公司提供企業BIM基礎定制培訓(三)
柏慕聯創為海南生態軟件園集團有限公司提供企業BIM基礎定制培訓(四)
柏慕聯創為海南生態軟件園集團有限公司提供企業BIM基礎定制培訓(五)
柏慕聯創為中南建筑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提供2021年新員工入職BIM定制培訓(線上/線下)(一)
柏慕聯創為中南建筑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提供2021年新員工入職BIM定制培訓(線上/線下)(二)
柏慕聯創為中南建筑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提供2021年新員工入職BIM定制培訓(線上/線下)(三)
柏慕聯創為中南建筑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提供2021年新員工入職BIM定制培訓(線上/線下)(四)

呂振:把握趨勢,讓數字項目賦能建筑業

 二維碼
作者:呂振來源:廣聯達新建造研究院網址:http://xjz.glodon.com/f/view-11-2516374906714505a81985fae23e4dc3.html

作者:廣聯達數字項目業務副總經理   呂振

隨著數字化技術的推廣應用和價值落地,數字時代已經悄然來到了我們身邊,同時也在影響著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這種影響可以分成“看得見”和“看不見”的兩個層面,“看得見”的是我們每個人日常都在應用的,比如移動支付、各類型的APP應用,這些都給我們帶來了很多便利。站在行業發展趨勢的角度來看,“看不見”的則是整個應用背后的體系,比如紅領制衣的運作模式、美的對于機器人的應用,通過數據預測來影響生產端的行為,它將會改變一種生產關系模式。這些應用的背后都是數字化技術對于整個社會所帶來的影響。

建筑業的數據時代,才剛剛起步

數字化的發展可以大體分為三個階段:數據、知識、智慧。首先是積累數據階段,我們可以通過數字技術及時獲取過去無法獲得的數據,并將海量的數據存儲起來,為今后的應用提供更為豐富的可能性。之后是形成知識階段,通過對積累的大量數據進行標簽化處理,將這些數據逐步形成固化認知,并持續進行優化。最后是產生智慧階段,我們對已有知識做結構化處理,通過合理的邏輯判斷體系總結成更深層次的智慧,當然這種智慧是賦予系統的,這樣就能通過算法實現不同需求的智能決策。

作為我國產業結構中占據重要地位的建筑業,數字化也將成為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但是與金融、消費、醫療等行業相比,建筑業的數字化水平還相對落后。在我看來,數字化發展相對成熟的行業已經進入到了從知識向智慧過渡,甚至達到了智慧的階段。而建筑業卻還停留在積累數據的階段,過去的工地現場很多數據是沒有辦法被采集到的,隨著數字技術特別是物聯網等技術的成熟,現場的數據可以被實時采集,這將為建筑業帶來數據的極大豐富。

在BIM、云、大、物、移、智等數字化技術發展逐步成熟的今天,也給建筑業的發展提供了更大的想象空間。對于數字技術給建筑業帶來的影響,我想要從環境、方向、價值這三個方面看:

環境是方興未艾。目前數字技術在建筑業的應用大多屬于起步階段,鼓勵性政策也紛紛相繼出臺。同時,工程項目上的很多業務場景都需要通過適合的數字技術解決難題,比如利用BIM技術解決復雜結構的方案交底,通過自動噴淋系統防止工地現場揚塵問題的出現等。總而言之,無論從市場環境還是行業需求的角度,數字化在建筑業的發展都大有可為。

方向是面向現場。對于建筑業而言,項目是最核心的產品,所以數字技術的應用一定要抓住為施工現場提供價值。工地現場的管理錯綜復雜,是人、機、料等生產要素的匯聚地,同時也會出現很多問題,所以數字技術只有優先面向現場,才能夠真正解決建筑業最根本的問題,進而才能對企業管理帶來幫助。與此同時,沒有現場的數據,所有施工企業的管理也是不可能做到智能化的。

價值是協同作業。在廣聯達提出的數字建筑體系中,非常明確地提到建筑業的三個特點,即多要素、多階段、多參與方。那么,對于多方的溝通和協同是目前行業存在的最大困難之一,比如我們參與萬達BIM總發包的項目,核心就是如何基于三維化的模型和實時可見的數據解決各參與方業務協作的問題。所以我認為,想要利用數字化提升整個行業的效率,一定要面向于個體的作業以及個體間的協作,這將是數字化在建筑業發展的一個必然方向。

數字技術價值落地難在哪,該如何應對?

我們說了這么多數字技術的優勢,但在實踐過程中,如何保證這些技術應用的價值落地是一個不可回避的話題,究其原因我認為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

一是施工企業各個層面對于數字技術引入的重視程度存在很大差異。在絕大多數企業領導的層面上,是樂于引進這些新技術,幫助提高項目生產效率的。但是在中基層管理者的層面上,他們往往會抵觸,主要原因是引入數字技術后,會與他們過去的工作習慣發生改變,甚至可能會帶來一些工作量的增加,從而使得數字化在推行過程中面臨執行不力的情況。

二是工地上作業人員對新技術的接受能力有所欠缺。新鮮事物的接受是需要一個過程的,特別是工程現場的一線作業人員,文化程度相對不高,對于新技術的掌握還是有一定難度的。

三是數字技術與現場業務的結合度有待提升。目前我們能夠看到,在一些物聯網的應用上,與業務的結合度比較好,應用也比較成熟,而且對崗位人員帶來的工作變化也比較小。在BIM應用上,由于涉及到多方面的協同,可能難度會相對大一些。總體來看,數字技術與企業業務以及項目現場業務的結合還有很多需要提升的空間。

那么對于這三方面的挑戰,我們應該有所應對。首先,變革一定是“一把手工程”,數字化的變革也不例外,這就需要施工企業高層在思想上有變革的魄力,還要將想法能夠持續地層層貫徹,并且落實到一線,再配合以一系列考核和獎懲制度,這樣公司各層人員才能將數字技術的應用落實到位。其次,要充分結合施工企業自身情況,有針對性地對內部各層級人員進行相關技術培訓,并對培訓內容進行適當的考核,保證各級人員掌握新技術的應用。最后,提供相關服務的軟件企業也要通過數字技術與實際業務場景的結合,為施工企業提供更大的價值。這就要求軟件服務商要實現現場各個管理業務的最小閉環,用數字技術取代過去的手工性工作,這種替代意味著現場的工作量不會被增加,從而幫助項目實現降本增效。

“數字項目”提出背后的“134”

建筑業的數字化變革必將為行業發展帶來更大的機遇,站在面向施工客戶提供服務的層面上,我們更希望是面向施工客戶的核心業務場景,也就是施工項目部提供整體的數字化解決方案。對此,廣聯達在今年提出了“數字項目”的概念,我們提出的數字項目可以總結為“1個目的”、“3個支撐”,“4大價值”。

“1個目的”是為施工企業的項目部提供整體的數字化解決方案,幫助他們提升項目的管理能力以及項目的盈利水平,這也是提出數字項目的原因。

“3個支撐”主要是在數字化的戰略選擇背后,廣聯達在技術積累、業務積累、應用驗證這三方面的支撐體系。一是技術方面的積累,我們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三維圖形平臺,并且建立起一整套“BIM+智慧工地”系統;同時,我們也與華為、騰訊、阿里都啟動了“云”領域的相關合作,這些都是廣聯達在技術方面的積累。二是業務方面的積累,我們在建筑業深耕20余年,包括定額的編制以及更加下沉一層的工序工法等方面的業務積累,幫助我們更加了解工程項目的業務場景。三是應用體系的驗證,從2012年的廣州東塔項目到現在,我們在BIM和智慧工地的層面上,在全國已經有近萬個企業在應用我們的平臺,同時也得到了非常多的應用反饋,這些都是廣聯達實現數字項目的優勢所在。

“4大價值”指的是實現數字項目后給施工企業帶來的四方面價值。一是作業方式的在線。過去,來自于工地一線的作業內容都是記在小本上或者腦子里,這就導致從任務分配到任務跟蹤再到任務結束的整個過程中信息是不連貫的,經常會出現扯皮推諉的現象。利用數字化技術,可以實現所有過程信息的實時傳遞與留存,保證工作結果有據可依的同時,還可以收集到工地現場的所有數據,讓現場的管理更加立體。二是項目管理的變化。我們希望將在線化的作業數據按照不同的管理維度,比如進度管理、安全管理、質量管理抽提給項目部的各級管理層,讓他們能夠最迅捷地了解項目的真實情況,從而得出最準確及時的管理決策。三是組織管理的變革。我們在接觸國外的工程案例時,經常會提到IPD的建造方式,IPD的核心是基于信息的共享,以及整個項目收益共享的前提下,實現各方主體利益的最大化。有了數字化技術之后,也一定會給項目部的管理模式以及組織模式帶來一些變革的可能性,實現參與各方的利益最大化。四是業務邏輯的進化。這里我們經常會提到集中采購的例子,通過以數據為支撐的集采系統,可以把更多項目的采購訴求聚合起來,從而尋找到更低的供應商價格以及更合理的采購節奏。事實上,這種改變的本質是業務邏輯的進化,這也將給施工企業未來的發展提供更豐富的可能。

管理與數字技術的結合需兼顧點、線、面、體

由于不同企業的現實狀態不同,規模不同,管理水平和模式差異大,數字技術的應用也不盡相同。管理與數字技術的結合是一個系統工程,在實踐過程中需要逐漸完成點、線、面、體的價值實現。

(一)所謂“點”,即單崗位工作的數字化

人員數字化,例如無感考勤,包含閘機記錄出勤情況;智能安全帽完成場內定位,獲取工人作業部位停留數據,形成工人區域軌跡,關聯施工工序形成更加準確的工效分析;危險區域語音警告,等等。

物資數字化,例如智能數鋼筋。通過復雜算法對照片中的鋼筋進行定位檢測,快速返回檢測物體的坐標,并進行標記,解決鋼筋進場物資核查和庫存日常盤點的問題。目前準確率已經達到99%以上,大大降低人工工作量、降低浪費。

機械數字化,比如塔吊、地磅等等。以地磅為例,物料車進場后會有專門的物料工作室,對物料進行稱重。這一套體系完全通過數字化管控,確保數據真實透明。

安全數字化,例如利用AI技術代替人工進行安全評估,檢測重大危險源,讓判斷更精準。安全員巡檢時拍一張照片上傳后,后臺能自動識別用電安全、安全帽佩戴、安全行為、臨邊防護等等是否存在安全隱患。現在,我們的資料庫中約有100多萬張圖片,通過智能算法分析標記相關危險源。

進度數字化,傳統項目進度管控基本上憑經驗判斷,采用晨會、周會、月度會的形式來推進。數字技術可以追蹤到任務細節,做WBS分解和小計劃,同時,可以根據單節點延誤反推對于全局的影響,做到計劃優化和項目管控。

造價數字化,業務層面,從定額計價到營改增,對技術的要求不斷提高。技術層面計算機性能大幅提升,并逐步出現了大數據、云計算、互聯網技術。因此計價技術也從第一代計價產品逐步發展到云計價。

(二)所謂“線”,即項目管理各條線的數字化

線的數字化,是施工現場生產、商務、技術等各條線的數字化,以此三線為主,整合各崗位,實現從設計、建造到運維的全過程數字化建設。線的數字化圍繞計劃管理、跟蹤管控、生產協作、分析決策四個核心痛點,通過BIM信息打通PDCA循環。

計劃管理包含計劃聯動和優化體系(PBS自動配置生產信息)和周計劃跟蹤協調體系。跟蹤管理將人機料的統計,施工日志還有施工相冊等生產記錄自動歸集。生產協作中的生產周會功能,可以實現生產PPT、數字及Word周報的一鍵生成。生產例會所有數據可追溯。里程碑監控、協作平臺、生產任務情況、質安狀態等內容在內的生產信息動態呈現,避免生產例會扯皮,所有內容一目了然,提高效率。分析決策指生產大數據的分析(功效分析、定額積累)以及生產作戰地圖,查看生產全面。

這一系列施工現場的管理,形成嚴謹可靠的計劃管理,及時完整的跟蹤管理,高效便捷的生產協作和有理有據的分析決策,以達到最后企業的全面動態管控。在我們的BIM5D平臺中可以看到二維和三維模型。二維模型呈現每一部分生產任務的狀態,以及質量安全的狀態。三維立體模型則可以看到相應的部位、工程進度、人員等更詳細的數據。

(三)所謂“面”,即項目、企業、行業的數字化

利用數字技術將項目、企業和行業層面的各條線打通,從而實現橫向的價值鏈整合,助力企業經營水平提升。

例如基于企業BI的項目總控室可以同時管理多個項目。在一個龍頭企業的項目總控室中,可以掌控全國多個項目的實施狀況,實現在家做決策,省精力,省成本,保質量。目前有的企業已經可以達到幾百個項目實現BIM化和實時監控。

(四)所謂“體”,即真正的數字建筑

點、線、面的數字化,最后互相連接形成了建筑行業的“體”,而要實現“體”,就需要產業協同的不斷創新與生態體系的深度融合。這些“協同面”互相交錯融合,推動了產業經濟的不斷升級,形成新型經濟體,實現建筑業全生命周期、全企業、全行業、乃至全社會的生產要素的數字化變革,進而實現真正的數字建筑業。“數字建筑”是建筑產業轉型升級的核心引擎,要通過軟件和數據打造數字化的生產線,把建筑行業提升到現代工業級精細化水平。

當然,建筑業數字化的發展還只是開始,數字化技術的不斷成熟以及這些技術與業務的更深入結合,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數字化將會給建筑業帶來更大的改變!


登錄
登錄
其他賬號登錄:
我的資料
留言
回到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会东县| 西和县| 景泰县| 仁寿县| 新蔡县| 涿州市| 万源市| 辽源市| 大英县| 敦化市| 蒙自县| 通榆县| 宜州市| 司法| 天门市| 苗栗市| 卢湾区| 施秉县| 廊坊市| 文登市| 绥江县| 四子王旗| 临武县| 玉田县| 普陀区| 神农架林区| 保德县| 平原县| 辰溪县| 延川县| 页游| 突泉县| 乐安县| 梁平县| 萨迦县| 孟连| 凌源市| 南昌市| 梁山县| 原阳县| 沈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