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2成都天府國際機場BIM應用組織架構
此組織架構下,該項目各主要參與方的BIM 技術應用的關鍵職責如下。
建設單位主要職責:
(1)接受BIM咨詢單位開展的各項調研工作;
(2)提出各項BIM應用具體需求及平臺開發需求;
(3)確認項目BIM協同平臺及相應軟硬件資源;
(4)審定BIM實施規劃及各項相關BIM標準規劃;
(5)審定實施過程中的方案及各項成果;
(6)協調推進、監督執行、整體把控與協調。
BIM咨詢單位主要職責:
(1)總體策劃,制定實施規劃和標準,職責界面劃分;
(2)配合業主建立BIM應用組織體系和管理制度;
(3)審核該項目統一坐標體系、模型原點、各專業計量單位等模型基礎文件;
(4)協助業主編制施工和監理等單位的BIM技術應用相關招標和合同條款;
(5)監督、審查和協調施工過程中的BIM應用,提供專業的BIM技術支持;
(6)對施工準備、施工實施階段的BIM模型及應用成果進行審核;
(7)組織和整合竣工模型及各類BIM竣工資料;
(8)完成項目協同管理平臺的部署;
(9)提供BIM培訓。
設計單位主要職責:
(1)編制設計階段BIM實施方案;
(2)定期提供設計圖紙、BIM模型及BIM應用成果,進行技術配合,創建、更新模型,并參與研討BIM技術在設計階段的應用;
(3)完成數據信息的收集、集成、更新和完善等工作;
施工單位主要職責:
(1)接收施工圖設計模型,對總包范圍內的施工圖設計模型進行必要的校核和調整,完善成為施工圖深化設計模型,并在施工過程中及時更新,保持適用性,創建和更新施工過程BIM模型;
(2)對于總包范圍內的其他區域進行施工BIM模型創建、應用和更新;
(3)統籌管理總包范圍內各分包方BIM團隊施工深化設計模型和施工過程模型,方便各專業間模型互用;
(4)提供施工組織方案、進度安排等,完成BIM在施工階段的應用并按業主方要求提交應用成果;
(5)組織分包單位進行施工階段BIM模型專業信息收集、更新和完善;
(6)接受BIM咨詢團隊的相關平臺培訓,在協同平臺上開展有關工作。
2 BIM技術在施工準備階段的應用
2.1基于BIM的碰撞檢查
該項目工程體量大,專業系統復雜,整個建筑體涉及到土建、鋼結構、玻璃幕墻、屋面、暖通、給排水、電氣、行李系統等20幾個專業和系統。面對這樣龐大的系統,設計師應用傳統的方法無法對每一個系統都花費很多的精力去實現相互間的協調。該項目充分發揮BIM 技術具有可視化、協調性的特點,將創建好的各專業模型通過Navisworks模型進行整合,并應用軟件的自動檢測功能進行專業間的碰撞檢測,從而將傳統二維圖紙中不易發現的錯漏碰缺問題暴露出來,并尋求協調解決的辦法。目前已發現各類有效碰撞進千余處,按單體統計數據如圖3所示。